字好书
夏夜喜雨

《夏夜喜雨》

时间: 2025-05-07 22:29:51

诗句

听雨初假寐,还成睡著休。

梦中帘奏乐,夜半簟知秋。

今岁应须熟,余生有底愁。

无人知喜事,课仆织新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9:51

原文展示:

夏夜喜雨
听雨初假寐,还成睡著休。
梦中帘奏乐,夜半簟知秋。
今岁应须熟,余生有底愁。
无人知喜事,课仆织新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夏夜听到雨声的情景。刚入睡时,雨声让他感到安心,随后又沉沉入梦。梦中似乎有乐声在窗帘后奏响,半夜时他在竹席上感到秋意渐浓。今年的作物应该会丰收,而他心中却有些忧愁。没有人知道他心中的喜悦,他只好让仆人来编织新的篷布。

注释:

  • 假寐:假装入睡,指刚刚入睡的状态。
  • :竹席,这里指睡觉的地方。
  • :丰收,指作物成熟。
  • 底愁:内心的忧愁。
  • 新篘:新的篷布,指为遮挡雨水而准备的物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樞,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属于南宋诗派。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描写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颇具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农民生活艰辛。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内心的忧愁,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夏夜喜雨》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夏夜聆听雨声的愉悦心情,雨声如音乐般在夜晚响起,使他在梦中也感受到秋的气息。诗的开头“听雨初假寐,还成睡著休”,即刻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夜晚,细腻的雨声与诗人的心境交融,形成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下来的“梦中帘奏乐”则通过梦境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这一夜的美好。

然而,在愉悦的外表之下,诗人却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今岁应须熟,余生有底愁”,这句诗让人意识到生活的复杂性和诗人内心的矛盾。尽管期待丰收,但生活的苦恼依然存在。最后一句“无人知喜事,课仆织新篘”,则展现了诗人隐秘的快乐与他人无法理解的孤独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听雨初假寐:刚入睡时听到雨声,心情放松。
  2. 还成睡著休:安然入睡,感觉舒适。
  3. 梦中帘奏乐:梦中似乎听到窗帘后传来的乐声,暗示梦境的美好。
  4. 夜半簟知秋:半夜时在竹席上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暗示时光的流逝。
  5. 今岁应须熟:期待今年的作物能够丰收。
  6. 余生有底愁:尽管期待丰收,内心却有忧愁。
  7. 无人知喜事:没有人知道自己内心的喜悦。
  8. 课仆织新篘:让仆人来编织新的篷布,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做准备。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雨声拟作乐声,赋予自然界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前后两句中的意象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夜的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生活复杂情感时的矛盾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带来丰收的预兆。
  • :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象征着成熟与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
  • 新篘:隐喻新的希望与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簟”指的是什么? A. 床
    B. 竹席
    C. 窗帘

  2. “今岁应须熟”的意思是?
    A. 期待丰收
    B. 忧愁不断
    C. 梦中乐声

  3. 诗人对雨的感受是?
    A. 不喜欢
    B. 愉悦
    C. 恐惧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同样描绘了夜雨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对民生的关怀与忧虑。而杨万里的《夏夜喜雨》则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杨万里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 贺新郎 缪园与谷梁话旧 贺新郎 黄仲则太白墓和稚存韵 贺新郎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二十 贺新郎(贺人妾生子) 贺新郎 中秋午饮醉作 贺新郎 四月三十日赠肖健二首 其二 贺新郎 次前韵述龙送龙 其三 贺新郎 次前韵述龙送龙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窨气 龙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析翳 包含苍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赍志以没 亠字旁的字 累足成步 水浆不入 舞头 腋芽 说啰说皂 提土旁的字 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齿牙余慧 扬榷古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