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1:15
原文展示:
刻杖方优老,临川忽逝波。 登年惟载德,生子旧持荷。 此日悲风树,他时废蓼莪。 輀车方即路,邻杵为停歌。
白话文翻译:
精心制作的拐杖正适合老年人使用,但在临川这个地方,生命却突然如逝去的波浪。 他一生积累了德行,生下的儿子曾经手执荷花。 今天,悲伤如风中的树,未来可能会废弃对父母的哀思。 灵车即将上路,邻居的捣衣声也为了哀悼而停止歌唱。
注释:
刻杖:精心制作的拐杖,象征老年人的尊贵和尊严。 临川:地名,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逝波: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载德:积累德行。 持荷:手执荷花,象征纯洁和高雅。 悲风树:比喻悲伤如风中的树,摇摆不定。 废蓼莪:废弃对父母的哀思,蓼莪是古代哀悼父母的诗篇。 輀车:灵车,运送棺木的车。 邻杵:邻居的捣衣声。 停歌:停止歌唱,表示哀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这首诗是为悼念刘无虞的父亲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刘无虞的父亲去世后所作,诗人通过描绘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逝者的哀思,表达了对生命和亲情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生命无常的描绘和对逝者的哀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亲情的深刻思考。诗中“刻杖方优老,临川忽逝波”一句,既表达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又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登年惟载德,生子旧持荷”则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和对后代的期望。最后两句“輀车方即路,邻杵为停歌”则通过具体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对逝者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刻杖方优老,临川忽逝波。
登年惟载德,生子旧持荷。
此日悲风树,他时废蓼莪。
輀车方即路,邻杵为停歌。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的无常和对逝者的哀思。诗人通过描绘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逝者的哀思,表达了对生命和亲情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刻杖”象征什么? A. 老年人的尊贵和尊严 B. 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C. 纯洁和高雅 D. 悲伤如风中的树
“临川忽逝波”中的“逝波”比喻什么? A. 老年人的尊贵和尊严 B. 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C. 纯洁和高雅 D. 悲伤如风中的树
“生子旧持荷”中的“持荷”象征什么? A. 老年人的尊贵和尊严 B. 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C. 纯洁和高雅 D. 悲伤如风中的树
“輀车方即路”中的“輀车”象征什么? A. 老年人的尊贵和尊严 B. 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C. 纯洁和高雅 D. 逝者的离去
答案:1. A 2. B 3. C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