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3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30:11
忆江南七章 其五
从别后,风雨马声嘶。
花事已随春意尽,
秋心唯有夜灯知。
长是梦依依。
自从分别之后,风雨中马的嘶鸣声显得格外悲凉。花事已经随着春天的气息而结束,只有秋天的心情,夜晚的灯光能够明白。总是在梦里,依依不舍。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花事”与“春意”可以联想到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春花秋月的意象,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梁三苏(1875年-1941年),原名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风格多变,兼具古典与现代的元素。
诗作成于作者经历了离别与重聚的情感波折后,表现出对逝去春光的追忆与对秋夜孤独的思考。这与当时社会的动荡及个人的感情经历密切相关。
这首诗通过“风雨马声嘶”的意象,传达出离别的痛苦与孤独的心情。作者以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情感,风雨不仅仅是气候的变化,更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不确定。接着“花事已随春意尽”一句,显示出春天的美好已成过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这种哀伤的情绪在“秋心唯有夜灯知”中得到升华,夜灯的孤独与温暖,象征着内心的惆怅与思索,只有它能理解那份孤独的秋心。最后一句“长是梦依依”,则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整体而言,诗通过自然意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离别后的思考与感慨,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艺术感。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风雨马声嘶”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凉
C. 无聊
D. 兴奋
“花事已随春意尽”中“花事”指的是什么?
A. 花的盛开
B. 花的凋谢
C. 花的种类
D. A和B均是
“秋心唯有夜灯知”中“夜灯”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独
C. 快乐
D. 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