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端午

《端午》

时间: 2025-05-01 01:26:27

诗句

晓糁蒲玉泛琼浆,臂结红丝暗自伤。

莫漫相逢宜楚节,独怜清梦隔潇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6:27

原文展示:

端午
张玉娘 〔元代〕
晓糁蒲玉泛琼浆,
臂结红丝暗自伤。
莫漫相逢宜楚节,
独怜清梦隔潇湘。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露水在蒲草上闪烁,玉液般的清酒在我的杯中荡漾,
手臂上绑着红丝带,心中却暗自伤感。
不要随意相逢在这个楚国的节日,
我只怜惜那隔着潇湘的清梦。

注释:

  • 晓糁:清晨的露水。
  • 蒲玉:指蒲草,古人常用蒲草浸泡酒水,象征清酒。
  • 琼浆:美酒,形容酒的清澈和芬芳。
  • 臂结红丝:手臂上绑着红色丝带,端午节时的习俗,象征驱邪避祟。
  • 暗自伤:心中感到隐隐的伤感。
  • 楚节:端午节,是楚国的传统节日。
  • 潇湘:楚地的水乡,象征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玉娘是元代的一位女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当时的文人中,她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张玉娘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她对生活的敏感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端午节之际,诗人借助节日的习俗与情感,表达了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感受。在传统文化中,端午节不仅是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端午》通过清晨的露水、酒水的描绘以及手臂上红丝带的细节,展现了端午节的氛围与习俗。诗人在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这种情感通过“暗自伤”得以表达,暗示着虽然节日热闹,但心中却有着难以言说的忧愁。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节日中常见的心理状态,既有欢乐的庆祝,也有对逝去的怀念。

“莫漫相逢宜楚节,独怜清梦隔潇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相逢的无奈与对理想化梦境的向往。端午节是团圆的日子,但诗人却感到孤独,似乎在提醒人们珍视身边的人与情感。整首诗在意象上富有层次,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糁蒲玉泛琼浆:描绘了清晨的情景,露水如玉液般清澈,映衬出节日的美好气氛。
  2. 臂结红丝暗自伤:通过红丝带的习俗,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伤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3. 莫漫相逢宜楚节:劝诫自己在节日中不要随意相逢,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的谨慎态度。
  4. 独怜清梦隔潇湘: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向往,却又因现实的隔绝而感到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晓糁蒲玉”和“琼浆”,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比喻:用“蒲玉”比喻清酒,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反衬:通过节日的欢乐和个人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节日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描写节日的习俗与个人情感的碰撞,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与对孤独的感慨,呈现出深刻的生活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蒲玉:象征清新与纯洁的酒水,代表节日的欢愉。
  • 红丝:代表传统习俗与驱邪的象征,暗含对保护和归属的渴望。
  • 潇湘:象征离愁与乡愁,表达对故土和美好回忆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糁蒲玉”的意思是: A. 清晨的露水
    B. 夜晚的星光
    C. 夕阳的余晖
    D. 中午的阳光

  2. 诗人为何感到“暗自伤”? A. 因为节日的欢乐
    B. 因为与朋友相聚
    C. 因为心中孤独
    D. 因为天气寒冷

  3. “独怜清梦隔潇湘”中“潇湘”代表: A. 楚国的节日
    B. 诗人的家乡
    C. 美好的梦境
    D. 远方的亲人

答案:
1.A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端午即事》 -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张玉娘的《端午》更侧重于节日的氛围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而李白则是对夜晚的宁静与孤独的直接感受。

参考资料:

  • 《元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端午节的文化与习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句 其三 句 其二 句 其一 草堂 点绛唇 鹧鸪天 其一 临江仙 其一 席上赠张建康 如梦令 雪中作 赠邑令章夏 题唐颓山风漪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盘而食 大赦 靣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和衣 黄字旁的字 麦哲伦海峡 末如之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左史右经 年久失修 耂字旁的字 余弦定理 黑字旁的字 包含乃的词语有哪些 信开头的成语 靦颜事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