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4:23
渔家傲·德修真年七十
德修真年七十。
从鹤发童颜出。
上灵泉流得急。
如密。
尸去尽肠充实。
道穿虚同入室。
令铅汞成丹粒。
便逍遥尤静谧。
休诣。
人常与神仙集。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七十岁时,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容颜,仿佛从白发中看到了童年。作者喝着灵泉,泉水流动得很快,像是密布的水流。尸体早已消去,内心充实而饱满。道理穿透虚无,仿佛进到了一个密室。通过修炼,铅和汞变成了丹药的颗粒。于是我便可以逍遥自在,享受宁静的生活。无需去拜访,那些人常常与神仙聚集。
作者介绍:王哲,元代诗人,擅长词作,追求道教的理想,关注人生的哲理与追求。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王哲七十岁时,表现了他对道教修炼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感悟,反映了元代文人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理想。
这首词的主题在于对修道长生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在年老时的精神状态和内心的宁静。词中提到的“鹤发童颜”,表现了他在肉体衰老的同时,心灵却依旧年轻与充实,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状态。通过“上灵泉流得急,如密”,描绘了修道所需的灵泉的清澈与快速,象征着修道者的心志如泉水般清澈流畅。
“尸去尽肠充实”,则进一步强调了通过修炼,世俗的烦恼与欲望已被抛弃,内心达到了充实的境地。接下来的“道穿虚同入室”,则表现出对真理的领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寓意深刻。
在最后几句中,作者通过“令铅汞成丹粒”来象征修炼的成功,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地,得以逍遥自在,享受宁静的生活。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修道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王哲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升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鹤发童颜”指的是什么?
“尸去尽肠充实”表达了什么含义?
诗中提到的“铅汞”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