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苏武慢·志气凌云

《苏武慢·志气凌云》

时间: 2025-05-02 05:11:43

诗句

志气凌云,精神英秀,得脱遍求真理。

虚空炉户,自已天真,遭遇便能修制。

师不高明,咫尺如隔,千里安分真伪。

这黄芽赤髓,时人皆有,柰何愚昧。

真烈士、斡运机关,凿开混沌,夺得夜明如意。

辉辉宝盖,赫赫灵光,影隐大渊无滞。

休纵心猿,盗了金鼎还丹,谩劳虚费。

起三阳真火,时时烹炼,九还逃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1:43

原文展示

苏武慢·志气凌云
作者:冯尊师 〔元代〕

志气凌云,精神英秀,得脱遍求真理。
虚空炉户,自已天真,遭遇便能修制。
师不高明,咫尺如隔,千里安分真伪。
这黄芽赤髓,时人皆有,柰何愚昧。
真烈士斡运机关,凿开混沌,夺得夜明如意。
辉辉宝盖,赫赫灵光,影隐大渊无滞。
休纵心猿,盗了金鼎还丹,谩劳虚费。
起三阳真火,时时烹炼,九还逃避。


白话文翻译

志气高远,精神英俊,得以自由追求真理。
心中炉灶,自己真诚,遭遇时便能自我修炼。
老师不高明,近在咫尺却似远隔千里,安分守己才是真伪。
这黄芽赤髓,众人皆有,何以如此愚昧。
真正的烈士掌握运气,凿开混沌,获得明亮的如意。
光辉的宝盖,显赫的灵光,影子映在深渊中无阻滞。
不要放纵心猿,偷走金鼎与还丹,徒劳无益。
点燃三阳真火,时时烹炼,九还逃避。


注释

  • 虚空炉户:指心中自有的炼丹炉,象征内心的修炼之地。
  • 咫尺如隔:近在咫尺却有距离,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契合。
  • 黄芽赤髓:比喻常见的真理或本质,但人们却常常忽视。
  • 三阳真火:指炼丹所需的火,象征真理的追求与内心的热忱。
  • 九还逃避:指对真理的逃避或对修炼的懈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尊师,元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表达志向、理想与修身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强烈的个性。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承载着对理想与真理的追求,反映诗人对庸俗与愚昧的批判,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武慢·志气凌云》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与追求真理的决心。开篇便以“志气凌云”引入,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精神的追求。在描写过程中,诗人运用了许多隐喻与象征,尤其是“虚空炉户”这一意象,传达了内心的修炼与自我反省的必要。而“师不高明,咫尺如隔”则指出,尽管师者近在身边,真正的智慧却常常被人忽视,这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的障碍。

诗中频繁出现的“真”、“虚”、“愚”对比,强调了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愚昧现象的无奈与愤慨。最后,通过“起三阳真火,时时烹炼”,诗人鼓励人们要不断修炼自我,不可懈怠,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既有对自我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志气凌云:志向高远,期待追求更高的目标。
  2. 精神英秀:形容个人的精神面貌出众。
  3. 得脱遍求真理:努力追求真理,寻求解脱。
  4. 虚空炉户,自己天真:自我内心的修炼,保持真实的自我。
  5. 师不高明,咫尺如隔:即使身边有老师,真正的智慧却难以传递。
  6. 黄芽赤髓,时人皆有:人人拥有的本质,却常常被忽视。
  7. 真烈士斡运机关:真正的英雄掌握命运。
  8. 辉辉宝盖,赫赫灵光:光辉的成就与智慧的象征。
  9. 休纵心猿:警惕内心的动摇与放纵。
  10. 起三阳真火:点燃内心的热情,不断修炼。
  11. 九还逃避:对真理与修炼的逃避,徒劳无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修炼比作炉灶,形象生动。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象征:通过“金鼎还丹”等意象象征修炼与追求。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理想与真理的追求,批判了社会的庸俗与愚昧,鼓励人们要坚持自我修炼,不断追求真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虚空炉户:象征内心的修炼与追求。
  • 黄芽赤髓:象征人们普遍拥有的真理与本质。
  • 三阳真火:象征追求真理与内心的热忱。

这些意象不仅有其表面含义,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志气凌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高远的志向
    • C. 对他人的羡慕
  2. “师不高明,咫尺如隔”是指什么?

    • A. 老师不在身边
    • B. 知识的传递障碍
    • C. 学生的懒惰
  3. 诗中提到的“金鼎还丹”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修炼与追求
    • C.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登高》
  • 《春江花月夜》

诗词对比: 对比冯尊师的《志气凌云》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冯尊师更侧重内修与自省,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豪情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途中见杏花 挽史馆资政木石尢公三首 读竹溪诗一首 温故 追和南塘韵呈汤伯纪尹子潜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贺新郎(宋庵·访梅) 采荔子十绝 宿别瀑上二首 又和南塘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之旁的字 上和下睦 龜字旁的字 丛灌 鼎字旁的字 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殉义忘生 不失时机 厌鄙 先字旁的字 惊魂摄魄 堆积如山 香字旁的字 习久成性 莘莘学子 无底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