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8:42
苏武慢·己卯,一九三九年。残荷,和六禾
作者: 黄咏雩 〔近代〕
翠伞支寒,玉环媵别,惆怅坠红池槛。
双蕖怨重,百叶香残,珠泪暗凋霞脸。
秋色半江,画舸人归,仙城波撼。
奈丁宁鸥约,荒凉鸳梦,黛愁烟惨。
还记取载酒瑶津,敲诗白社,偷眼旧欢如闪。
凌波欲去,婉转明装,零落也难污染。
应念阿侬,心苦谁知,臂盟堪验。
付媚儿清唱,樱口余芳未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秋景,诗人心中满是惆怅。寒冷的雨伞撑起于残荷之上,像是玉环的侍女离别,令人感到无比惆怅。双蕖在秋风中怨怨诉说,百叶的香气渐渐消散,泪珠悄然凋落在霞光的脸庞上。秋色映照着半江,画舸驶向归途,仙境般的波澜荡漾。鸥鸟的约定变得无情,荒凉的鸳鸯梦境让人心生黛愁。曾几何时在瑶津载酒,那些敲打诗社的欢愉如闪电般闪烁。即使想要离去,轻盈的步伐也难掩零落的心情。应当思念的阿侬,苦痛谁人知晓?臂间的盟约是否还能证明?只剩媚儿的清唱,樱口的余香仍未减退。
作者介绍
黄咏雩(1898—1945),原名黄自华,近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细腻典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1939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在此背景下,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旧日欢乐的追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首词以“残荷”为线索,营造出了一种凄凉的秋意。开头的“翠伞支寒”通过对色彩的描绘,营造出寒冷的氛围,紧接着“玉环媵别”的意象,展现了离别的惆怅。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运用了大量的感官意象,如“百叶香残”、“珠泪暗凋”,将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形成一种强烈的共鸣。
词中带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尤其是“还记取载酒瑶津”一句,表现出对往昔欢乐的追忆和现实中的失落感。至于最后几句,既有对阿侬的思念,也流露出对爱情誓言的怀疑,情感的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不仅在意象上富有层次感,而且在情感表达上深刻而细腻,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艺术的高超表现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凄凉的秋色和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思考,表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的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翠伞”象征什么?
A. 光明
B. 寒冷
C. 欢乐
“双蕖怨重”中的“双蕖”指的是什么?
A. 两朵荷花
B. 两段情
C. 两个朋友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忆与失落
B. 战争与和平
C. 自然与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黄咏雩的《苏武慢》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在情感的深度和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
以上是对《苏武慢·己卯,一九三九年。残荷,和六禾》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