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9:0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9:05:38
雪尽长风吹禁城,
梅花零落此时情。
关河月暗迷鸿影,
宫殿春寒涩漏声。
乱后骚人同百感,
年来壮士苦长征。
樽前莫话边庭事,
弹剑悲歌气未平。
雪已经融尽,微风吹拂着禁城,梅花在这个时候纷纷凋落,尽显一片凄凉的情感。关河的月光昏暗,将鸿雁的身影迷惑其中,宫殿内春寒料峭,漏下的声音显得格外沉重。乱世之后,骚人们同感百般情绪,近年来壮士们在漫长征途上的苦痛。酒樽前不必谈论边疆的事情,手握剑弦悲歌,心中气愤依然未平。
谢榛(生年不详—约1620年),明代诗人,字景宣,号秋实,晚号渔隐。谢榛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所知,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明末乱世之际,国家动荡,民生凋敝。诗人在动荡之中,借景抒情,感慨离愁与战乱带来的苦痛。
全诗通过对初春夜晚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雪尽长风吹禁城”引入,描绘出春天的气息逐渐渗透进皇宫,似乎暗示着新生与希望,但紧接着“梅花零落此时情”则转为悲凉,体现出春天与凋零的矛盾,深刻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忧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接下来的两句“关河月暗迷鸿影,宫殿春寒涩漏声”则通过描绘月色与声音,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哀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战争带来的不安与惆怅。此时,诗人逐渐引入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表达对社会动荡不安的感慨。
后四句则更为直白地表达了对战乱的厌倦与对和平的渴望。诗中的“樽前莫话边庭事”是对战争的无奈与无力,显示出诗人对战士艰辛的同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刻地反映了明末动荡时期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未来的渴望。
整首诗反映了在动荡时代,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感情的挣扎,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厌倦。
《初春夜同梁公实宗子相赋得声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樽前莫话边庭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梅花零落此时情”中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春望》与《初春夜同梁公实宗子相赋得声字》均反映了战乱对诗人的影响,但《春望》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初春夜》则聚焦于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