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2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1:06
贺周文郁得子
作者: 林光 〔明代〕
都城产子甫胜冠,
十八年来又此欢。
笑我两叨汤饼会,
他乡仍作故园看。
一门谱续宗支茂,
九地心知伯氏宽。
向老铨专还展限,
天留福地在长安。
这首诗是为了庆贺周文郁的儿子出生而作。诗中提到,在都城的喜悦中,周文郁终于迎来了胜利的喜冠,经过十八年的等待,再次迎来这样的快乐。诗人调侃自己在汤饼会上两次相聚,虽然身在他乡,心中依旧将此地视作故园。诗中提到家族的谱系延续,宗支日渐繁茂,伯氏家族的宽厚仁义也被大家所知。最后,诗人希望在老年时能继续展现才华,愿天上的福气与地上的安宁都在长安。
作者介绍:林光是明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活体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生活逐渐富裕的时期,家庭观念与家族延续的重要性被强调。周文郁得子,意味着家族的延续与繁荣,因此诗人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周文郁的祝贺与美好祝愿。
这首诗以欢庆的口吻,表达了对周文郁得子的祝贺,字句间充满了喜悦与温情。开篇直入主题,表达了在都城中得子这一喜事的重大意义,作者以“胜冠”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时刻的荣耀和欢愉。接下来,诗人幽默地提到自己与周文郁的相聚,似乎是在细述生活中的点滴,流露出一种亲切感。诗中提到的家族延续,不仅是个人的荣幸,更是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结尾处,诗人寄予了对未来的愿景,希望长安的安宁与幸福能够持续,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族的关怀。全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传达了祝贺的喜悦,也反映了对家庭、亲情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如“都城产子”与“天留福地”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家庭的欢庆与延续展开,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周文郁得子是在什么地方?
A. 他乡
B. 都城
C. 故园
D. 长安
“九地心知伯氏宽”中的“伯氏”指的是谁?
A. 周文郁
B. 林光
C. 诗人的朋友
D. 其他家族
诗中提到的汤饼会是指什么?
A. 正式宴会
B. 朋友间的聚会
C. 家庭聚餐
D. 宗教仪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贺周文郁得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不同。前者集中在家庭和亲情的喜悦之上,而后者则展示了个人孤独与思考的深度。两首诗的情感基调虽不同,但都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