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7:15
次韵向文刚晁叔易游青原
作者:王庭圭 〔宋代〕
佛屋深蟠七祖山,
鲁公奇字刻孱颜。
能来把钓溪台上,
安用赋诗戎马间。
薄宦不知何处好,
浮生才得此时闲。
夕阳渡口人争渡,
又趁城头暮鼓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七祖山的佛屋中思考和感悟的场景。诗人提到鲁公(鲁迅)的奇特字迹刻在了墙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他想要在溪台上钓鱼,享受悠闲的时光,而不愿意在战乱中赋诗。诗人感慨自己身处仕途的困扰,不知道何处才是理想的归宿,浮生匆匆,只有在此刻才得以闲适。夕阳西下,渡口的人们争相渡过,伴随着城头的暮鼓声,似乎在呼唤着诗人回归现实。
作者介绍:王庭圭,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诗作而闻名,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王庭圭游览青原山时,诗人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仕途的思考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七祖山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诗人以“佛屋深蟠七祖山”开篇,引入了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气息的场所,暗示了他对精神信仰的向往。而“鲁公奇字刻孱颜”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字迹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敬仰,反映了诗人对文人精神的追求。
接下来的“能来把钓溪台上,安用赋诗戎马间”,更是表现了诗人希望在动乱与和平之间选择宁静的生活。尤其是“薄宦不知何处好”,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最后以“夕阳渡口人争渡,又趁城头暮鼓还”收尾,仿佛在提醒人们,生活虽然匆忙,但也应懂得欣赏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失望的感慨,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鲁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薄宦”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庭圭的《次韵向文刚晁叔易游青原》和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不同的是前者更多关注人际与内心的矛盾,而后者则重在自然与内心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