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3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30:16
雪班远岫明苍鬓,春秀奇峰拥翠鬟。
白雪覆盖的远山映衬着苍白的鬓发,春天的秀丽奇峰环绕着青翠的发髻。
诗中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奇峰”“翠鬟”意象可能引申了对自然美的赞美,符合宋代诗人对山水的细腻观察和描写。
王之望,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山水诗著称,诗风细腻,擅长描写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山水名胜之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水的美丽与和谐。开头的“雪班远岫”描绘了一幅白雪皑皑的山峦图,给人以清新、冷冽的感觉。远处的山岫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明亮而清晰,仿佛苍白的鬓发在风中微微摇曳,增添了一份动感和灵动。接着,“春秀奇峰”则把季节的变化引入其中,让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奇峰环绕的意象,表现了自然与生命的亲密关系,仿佛是大自然在春天的怀抱中,温柔地拥抱着万物。整体上,诗歌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冬日的静谧与春日的生动结合在一起,使得读者在欣赏雪山的同时,也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希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观察。
诗中“雪班”指的是什么?
A. 雪白的山峰
B. 雪白的河流
C. 雪白的花瓣
D. 雪白的天空
“春秀奇峰”中的“春秀”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春天的雨水
C. 春天的阳光
D. 春天的花朵
在《题西林壁》中,苏轼通过山水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另一种对自然的理解。王之望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