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0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3:17
原文展示:
理棹适江干,初欣眼界宽。日蒸江气白,风约橹声寒。蒋诩谋新径,钟仪只旧冠。浮云休蔽日,直北是长安。
白话文翻译:
整理船只来到江边,初次感到视野开阔。阳光照射下江面水汽蒸腾,风中夹杂着船桨声显得寒冷。蒋诩计划开辟新路,钟仪却依然戴着旧时的帽子。不要让浮云遮蔽了太阳,正北方向就是长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为官,曾任宰相,主张抗金,是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李纲的诗文多反映其政治主张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纲在江上行船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对光明未来的期望。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运用,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上行船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象,同时融入了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首两句写船行江上,视野开阔,心情愉悦;中间两句通过对江面水汽和风声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寒冷而清新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忠诚的坚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纲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对光明未来的期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运用,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的忠诚。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蒋诩谋新径”用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A. 蒋诩 B. 钟仪 C. 李白 D. 杜甫
“浮云休蔽日”中的“浮云”比喻什么? A. 小人 B. 困难 C. 光明 D. 黑暗
诗的最后一句“直北是长安”中的“长安”指代什么? A. 古代中国的首都 B. 朝廷 C. 中央政权 D. 以上都是
答案: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