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7:53
长至 其一
阳和散逐管灰浮,
节物那知人倦游。
无可奈何霜后冷,
急推不去眼中愁。
康衢结束新裳杂,
飞盖追随贺客稠。
犹有祢衡漫一刺,
侯门如海未容投。
阳光和煦,春风送走了寒意,却让人心生倦怠。时节变换,谁又知道人们在游历中有多少疲惫?无奈之下,寒霜已至,心头的愁苦难以散去。即使新衣服在节日盛装中显得热闹,喧闹的贺客却如云般拥挤。即使有祢衡那样的直言之士,也难以在侯门大户中找到容身之地。
作者介绍:石懋,宋代诗人,生于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诗作多关注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象,风格清新,常带有淡淡的忧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相对稳定,但士人间的竞争与权贵的压制仍然存在。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困惑,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阳和散逐管灰浮”,写的是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但接下来的“节物那知人倦游”则揭示出游历中的疲惫与无奈。诗人以自然景象为引子,转而抒发内心的失落。
“无可奈何霜后冷,急推不去眼中愁”,此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霜冷的天气象征着内心的寒冷与愁苦,似乎在暗示着即使外界再美好,内心的苦涩依然难以忘怀。接下来的几句则展现了繁华的康衢,描绘了热闹的场景,但在这一切的喧嚣中,诗人却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犹有祢衡漫一刺,侯门如海未容投”,则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在权贵面前的无奈与渺小。祢衡的直言虽令人敬佩,但在权力的漩涡中,个体的声音往往被淹没。整首诗在春天的美丽映衬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无奈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在外表繁华之下,个体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对比自然与人情,揭示了生活的复杂与无常,表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祢衡”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A. 汉朝
B. 三国
C. 唐朝
诗中“侯门如海”形容的是:
A. 自然景色
B. 权贵之家
C. 诗人的故乡
“无可奈何霜后冷”中的“霜”象征的是:
A. 寒冷的天气
B. 诗人的心情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