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0:17
拔地山争秀,藏天谷受虚。
云开西蜀后,木老避秦初。
拔地而起的山峰争相显露出它们的秀丽,深藏的山谷在虚空中接受着阳光的照耀。云雾散去,西蜀的景色愈加明朗,古老的树木在秦朝初年时便已隐蔽躲避。
刘泾,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可能是在刘泾游览青城山时所作,青城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诗中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青城山》是一首描绘自然的优美诗篇,展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首句“拔地山争秀”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青城山的巍峨和秀美,仿佛那些高耸的山峰在竞相展现自己的风采。第二句“藏天谷受虚”则转向了山谷的描绘,暗示这种秀美不仅仅存在于山顶,山谷的深邃与幽静同样令人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云开西蜀后,木老避秦初”则增添了历史的深度。云雾散去,西蜀的景色展现在眼前,给人以开阔的视野与无限的遐想;而古老的树木则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避开了秦朝的风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积淀。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还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思考。
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又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历史的思考,是一首极富诗意的作品。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感。
诗中“拔地山争秀”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山的高度
B) 山的秀丽
C) 山的荒凉
“木老避秦初”中,木老指的是什么?
A) 新树
B) 古老的树木
C) 竹子
诗中提到的“西蜀”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四川
B) 湖南
C)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