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1:36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紫燕双双飞去。何处。凭尔寄相思。无书只有一红丝。红是口边脂。郎问玉颜消否。如旧。独宿绣房深。床间留得凤凰琴。泪适不成音。
双双的紫燕飞走了,飞往何处呢?只好寄托我的相思于你。没有信件,只有一根红丝带,那红色是你唇边的脂粉。郎君问我容颜是否依旧,我答如往昔。独自一人在绣房深处,床边留有那把凤凰琴,然而泪水却无法奏出音符。
屈大均(1560-1640),字仲明,号天池,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荷叶杯》是屈大均在思念爱人时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男女情感的复杂和微妙。
《荷叶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思念爱人时的孤独与愁苦。开篇的“紫燕双双飞去”立即引入了春天的意象,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在诗中,诗人没有直接表达思念,而是用“凭尔寄相思”来表现自己的无奈与渴望,表现出一种柔弱的情感。
接着,诗人提到“无书只有一红丝”,红丝不仅是思念的象征,更代表了她与爱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红色的唇膏则暗示着美丽与温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烈的情感色彩。后半部分,诗人独自一人,环境的静谧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床间留得凤凰琴”,不仅是对古典音乐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屈大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情感的细腻把握。
全诗通过燕子、红丝和琴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情感的复杂。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紫燕”象征什么?
填空题: 诗中“无书只有一____”的红丝带象征着思念。
判断题: 诗人通过描绘环境来增强孤独感。 (对/错)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屈大均的《荷叶杯》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李清照的诗则更多表现出对往昔的缅怀与对现实的无奈。两者都展现了古代女性在情感上的细腻与深刻,但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