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31
七夕
作者: 黄寿衮 〔清代〕
山居旅宦惊重七,
薄雨新晴月上微。
人病秋来偏冷早,
天低河隐欲星稀。
亲朋骨肉官为寄,
牛女恩情梦也非。
百岁良宵浑似此,
挑镫洗足坐忘机。
在山中居住的我,刚好赶上七夕节,心中感到惊讶;
细雨过后,天空放晴,月光微弱地升起。
人到秋天容易生病,特别是天气转冷得早;
天空低沉,河水隐约,星星也显得稀疏。
亲朋好友因官职而疏远,情感难以寄托;
牛郎与织女的恩情,只能在梦中幻想。
百岁良宵,仿佛就是这样,
我挑着灯,洗净双足,坐下来忘却烦恼。
牛郎织女的故事源于《诗经》,讲述的是牛郎与织女因爱而分离,每年七夕相会一次。这个传说承载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向往与对人世间离别的感叹。
黄寿衮,清代诗人,字季昌,号连虞,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自身经历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写于七夕节,诗人身处山中,因旅宦生活而感慨。诗中反映了节日的孤独与对亲情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爱情故事的追忆。
《七夕》是黄寿衮在七夕节写的诗,表现了诗人在节日中对身世的感慨和对亲情的思念。诗中描绘了山中旅宦的孤独和对秋天的早冷的感受,暗示了人到中年后对于生命流逝的无奈。尤其是“亲朋骨肉官为寄”一句,表达了在官场中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离。牛郎织女的故事不仅是对爱情美好的向往,也映衬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尤其是最后两句“挑镫洗足坐忘机”,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到一种哲学的境界,表现出面对人生的达观与释然。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憧憬,同时反映了社会关系的疏远与人生的无奈,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七夕》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中“挑镫洗足坐忘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