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1:25
造物何曾苦忌名,太平端合老无能。
亲知散去绨袍冷,风雪欺贫瓦罐冰。
二顷未谋田负郭,一餐随分欲依僧。
醉时还倩家人道,消尽英雄气未曾。
造物主从来不曾忌惮名声,太平盛世本是无能的老人。
亲友们都散去,留下我一人感到寒冷,风雪欺凌着我这贫穷的瓦罐。
我有两顷田地尚未谋划,吃饭时只能随分而安,想依靠僧人。
醉酒时还让家人转告,让我消尽那曾经的英雄气概。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以风流倜傥、才情出众而著称。在明代的士人中,唐寅的艺术成就极高,尤其在诗词和绘画方面。
《漫兴十首》是唐寅在其人生经历中对自身境遇的感悟和反思。这首诗写于他穷困潦倒之时,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写个人的困境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淡和对人情冷暖的深刻体悟。开篇以“造物何曾苦忌名”切入,揭示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世事的冷眼旁观。他认为,造物主并不在乎人们的名声,正如在太平盛世中,老无能之人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接着,诗人用“亲知散去绨袍冷”描绘了亲友离散后的孤独与寒冷,表现出人情冷暖的无常和社会的残酷。
“风雪欺贫瓦罐冰”一句,形象地刻画了诗人贫困的生活状况,使用“风雪”与“瓦罐”对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下来的“二顷未谋田负郭”,则是对自己生活困境的自述,展现了诗人生活的无奈与寄托。最后,诗人以“醉时还倩家人道”结尾,表达对过往英雄气概的无奈消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惋惜和对理想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题在于反映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揭示了人情冷暖的无常和社会的残酷。
诗中提到的“绨袍”指的是什么?
“风雪欺贫瓦罐冰”中,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表现生活的艰难?
诗人对名声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