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44
谢遣歌儿解臂鹰,半瓢诗稿一枝藤。
难寻萱草酬知己,且摘莲花供圣僧。
时事百年蜗角战,酒杯三月凤头灯。
尽尝世味犹存舌,荼荠随缘敢爱憎。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谢绝了歌女的欢唱,放飞了手臂上的鹰,只有半个瓢的诗稿和一根藤蔓。难以找到萱草来酬谢知己,暂且摘取莲花奉献给高僧。时局动荡,经历了百年的蜗角之争,酒杯中盛着三个月的凤头灯。尽管尝尽了世间的百味,舌头上仍然留存着这些味道,而对于荼荠(野菜)则随缘而爱或恨。
作者介绍: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书画家。他以才华横溢、性情放逸而闻名,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寅的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幽默。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寅晚年之时,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感慨与思考。由于政治动荡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唐寅常常在诗中流露出对友情、自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虽然他拒绝了歌女的欢唱和束缚,依然在创作上保持了一种自由的精神。诗中提到的“萱草”和“莲花”,不仅是对友谊的期盼和对高僧的尊敬,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知音难寻的无奈。
接下来,诗人提到“蜗角战”和“酒杯凤头灯”,生动地描绘了历史的纷争和生活的琐碎,令人感受到社会的复杂与人生的苦涩。最后两句则是对人生经历的总结,尽管尝尽各种世味,心中仍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随缘的态度。整首诗在清丽的意象中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友情的追求,反映了他对社会纷争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的琐碎与哲理,展现了他对世事的独特见解与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萱草”象征什么?
A. 忘忧
B. 高洁
C. 自由
D. 争斗
诗人拒绝了什么?
A. 酒
B. 友情
C. 歌女的欢唱
D. 诗稿
“蜗角战”指代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社会的动荡
C. 友情的珍贵
D. 个人的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