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十一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十一》

时间: 2025-05-07 23:29:01

诗句

节当寒食半阴晴,花与蝣蜉共死生。

白日急随流水去,青鞋空作踏莎行。

收灯院落双栖燕,细雨楼台独啭莺。

休向东风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29:01

原文展示:

节当寒食半阴晴,
花与蝣蜉共死生。
白日急随流水去,
青鞋空作踏莎行。
收灯院落双栖燕,
细雨楼台独啭莺。
休向东风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情景,时间正值寒食节,天气时阴时晴。花与蜉蝣(小昆虫)一起经历着生死的轮回。白天急速地随着流水流逝,青鞋只是在空中踏着莎草走过。灯下的院落里,成双成对的燕子归来,而细雨中楼台上的莺鸟独自鸣叫。不要再向东风诉说恩怨,因为春日的梦境本就模糊不清。

注释:

  • 寒食:指的是寒食节,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前两天,期间禁止生火做饭。
  • 蝣蜉:一种小昆虫,象征生命的短暂。
  • 青鞋:青色的鞋子,常用来表示春天的游玩。
  • 踏莎行:踏莎草的行走,暗指游玩。
  • 双栖燕:成双的燕子,象征情侣。
  • 啭莺:鸣叫的黄莺,常与春天的气息联系在一起。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因其才华横溢而被誉为“才子”。唐寅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描写,常常反映出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寅的晚年,正值明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自然的观察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歌鉴赏:

唐寅的《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十一》是一首充满了春天气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了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节当寒食半阴晴”,引入了寒食节的时节,背景设定在时阴时晴的春天,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微妙的氛围。接着,诗人以“花与蝣蜉共死生”表现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花朵的凋零与蝣蜉的消逝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无常。

“白日急随流水去,青鞋空作踏莎行”,诗人用急速流逝的白日与无所事事的青鞋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收灯院落双栖燕,细雨楼台独啭莺”,描绘了温馨的春日场景,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细雨中鸣叫的莺鸟则增添了一丝孤独感。

最后一句“休向东风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则是对过往恩怨的释怀,强调了春梦的模糊与无常。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在意象上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也在情感上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展现了唐寅细腻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节当寒食半阴晴:描绘了寒食节的时节,天气变化无常。
  2. 花与蝣蜉共死生:花的凋零与蜉蝣的短暂生命形成对比,表现自然的无情。
  3. 白日急随流水去:白天像流水一样匆匆流逝,感慨时间的流逝。
  4. 青鞋空作踏莎行:青鞋在草地上行走,暗示游玩,但又显得苍白无力。
  5. 收灯院落双栖燕:院落中的燕子成双归来,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6. 细雨楼台独啭莺:细雨中楼台上的莺鸟独自吟唱,增添了孤寂的情感。
  7. 休向东风诉恩怨:告诫自己不要再向春风诉说过往的恩怨。
  8. 自来春梦不分明:春天的梦境本就模糊不清,象征着人生的迷惘。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白日”与“流水”的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春风和燕子赋予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象征:花、蜉蝣、燕子等意象象征着生命、爱情与时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传达了对春天的美好向往与对过往恩怨的释怀,体现了唐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寒食:象征着传统与节令。
  • :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蝣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白日与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
  • 青鞋:象征春天的游玩与无奈。
  • 双栖燕:象征爱情与团聚。
  • 细雨与啭莺: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节是在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蝣蜉”象征什么? A. 爱情
    B. 时间
    C. 生命的短暂
    D. 自然的美

  3. “白日急随流水去”中的“流水”主要象征什么? A. 爱情的流逝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短暂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唐寅《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均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然而李白更多地表现了对孤独的抒发,而唐寅则在孤独中透出春天的温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明代诗人唐寅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后生感忆......其三 相和歌辞。日出行 致酒行 秦王饮酒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留之不得后生感忆座人制诗嘲谢贺复继四首 其三 马诗二十三首 梁公子 相和歌辞。莫愁曲 客游 日出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邃古 气字旁的字 爽然若失 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词隐 鬲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烛火 采字头的字 包含荒的词语有哪些 寸利必得 莺飞燕舞 释知遗形 与受同科 頁字旁的字 包含鞫的词语有哪些 踏歌图 地坼天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