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画廿四首

《题画廿四首》

时间: 2025-05-04 03:24:02

诗句

独木桥边倚树根,古藤阴里啸王孙。

白云红树知多少,鸡犬人家自一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4:02

原文展示:

独木桥边倚树根,
古藤阴里啸王孙。
白云红树知多少,
鸡犬人家自一村。

白话文翻译:

在那独木桥旁,我倚靠着树根,
在古老的藤蔓阴影下,呼啸而过的王孙。
白云和红树,不知有多少,
鸡犬相闻的人家,皆在这一村庄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独木桥:指一根独立的木桥,象征着孤独和独立。
  • :依靠,靠着。
  • 树根:树的根部,常用来表示大自然的力量与宁静。
  • 古藤:指古老的藤蔓,象征时间的沉淀与历史的积累。
  • :大声呼啸,带有一种豪气。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常与风流倜傥相连。
  • 白云红树: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的感悟。
  • 鸡犬:指家禽,象征着乡村生活的宁静。
  • 人家:指居住的家庭,表现出人们的生活环境。
  • 自一村:表示这一切都在同一个村落中,强调了乡村的亲密与和谐。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其意象如“王孙”代表了贵族的生活,而“鸡犬”则体现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一种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以其才情和画技享誉一时。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洒脱,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唐寅游览山水时创作,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开头通过“独木桥”和“树根”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感受自然的宁静与古老,尤其是在“古藤阴里啸王孙”的句子中,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个人的豪情。接着“白云红树”又引入了更广阔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似乎在说,这些自然之美与世俗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最后一句“鸡犬人家自一村”则将视线聚焦到平民生活上,展现出一种亲切的乡愁情怀。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平凡而美好生活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木桥边倚树根:诗人站在孤独的木桥旁,倚着树根,暗示了与自然的亲近。
  • 古藤阴里啸王孙:在古老的藤蔓阴影之下,似乎有豪气的王孙在呼啸,象征着过往的辉煌与现今的静谧。
  • 白云红树知多少:白云和红树的数量难以统计,表达了自然的广袤与变化。
  • 鸡犬人家自一村:鸡犬相闻的生活,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形成了与前面意象的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鸡犬”象征了平民生活的平凡与和谐。
  • 对仗:全诗在意象上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对比,表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乡村生活的展现,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沉思,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独木桥:象征孤独与独立。
  • 树根:代表自然的稳固与宁静。
  • 古藤:象征历史的悠久与深厚。
  • 白云红树:自然的美丽与多彩。
  • 鸡犬:乡村生活的平实与温暖。
  • 人家:体现人际关系的亲密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独木桥”象征什么?
    A. 热闹
    B. 孤独
    C. 富贵

  2. 诗中提到的“鸡犬”主要指什么?
    A. 动物
    B. 生活
    C. 自然景色

  3. 整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基调?
    A. 伤感
    B. 怀念
    C. 激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思考。
  • 杜甫《春望》:探讨人间疾苦与自然美的对比。

诗词对比:

  • 唐寅的《题画廿四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自然意象,但王维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唐寅则更强调乡村生活的温暖与人情的亲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唐寅诗集》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晓过石马冲 晚坐弘济寺 旅怀 春夜泊江口小饮 郊居杂兴二首 郊居杂兴二首 送觉空还五乳供憨公塔 读三国志 静坐 寿王一如先生七十,即次其自寿诗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僦邸 建之底的字 履险犯难 心字底的字 口字旁的字 抹额 剪落 狂蜂浪蝶 富贵尊荣 包含夺的成语 判若云泥 不啻云泥 歪八竖八 王字旁的字 专心一意 包含挛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