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择之福岩回望岳市

《和择之福岩回望岳市》

时间: 2025-05-08 01:34:22

诗句

回首尘寰去渺然,山中别是一风烟。

好乘晴色上高顶,要看清霜明月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4:22

原文展示:

和择之福岩回望岳市 张栻 〔宋代〕 回首尘寰去渺然,山中别是一风烟。好乘晴色上高顶,要看清霜明月天。

白话文翻译:

回头望向尘世的遥远,山中的风景别有一番风味。趁着晴朗的天气登上山顶,想要观赏那清冷的霜和明亮的月光。

注释:

  • 尘寰:尘世,指人间。
  • 渺然:遥远的样子。
  • 风烟:风景,景色。
  • 晴色:晴朗的天气。
  • 高顶:山顶。
  • 清霜:清冷的霜。
  • 明月天:明亮的月光下的天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与友人择之在福岩游玩后,回望岳市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繁华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从山中回望尘世的情景,通过对山中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然。诗中的“回首尘寰去渺然”一句,既表现了尘世的遥远,也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的疏离感。“山中别是一风烟”则进一步强调了山中景色的独特和诗人对其的喜爱。后两句“好乘晴色上高顶,要看清霜明月天”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回首尘寰去渺然”:诗人回头望向尘世,感觉尘世遥远而模糊,表达了对尘世的疏离感。
  2. “山中别是一风烟”:山中的风景与尘世不同,别有一番风味,强调了山中景色的独特性。
  3. “好乘晴色上高顶”:趁着晴朗的天气登上山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4. “要看清霜明月天”:想要观赏那清冷的霜和明亮的月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尘寰去渺然”比喻尘世的遥远和模糊。
  • 拟人:“山中别是一风烟”将山中景色拟人化,赋予其独特的风味。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通过描绘山中景色和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人展现了其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尘寰:象征尘世的繁华和喧嚣。
  • 山中:象征自然的宁静和纯净。
  • 晴色:象征晴朗的天气和美好的时光。
  • 清霜明月天:象征清冷的霜和明亮的月光,代表了自然的美景和诗人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尘寰”指的是什么? A. 山中 B. 尘世 C. 天空
  2. 诗人想要在什么时候登上山顶? A. 雨天 B. 晴天 C. 阴天
  3. 诗中的“清霜明月天”象征什么? A. 尘世的繁华 B. 自然的宁静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宁静的生活和自然的美景。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和择之福岩回望岳市》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但张栻的诗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描绘山中宁静的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栻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房秋夜寄鲁客 夜宿洪塘舟中次刘子中韵 题画寄会稽胡温 故人遂初过山居 游枕烟寺 山居春暮偶成 留别古心淳上人 重到龙泉寺有怀秋谷上人 和德安允恭韵 送张子方之江西掾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驰名天下 篝火狐鸣 乌衣子弟 计日以俟 秒针 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红衰翠减 缶字旁的字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甘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白字旁的字 生育率 鼠字旁的字 牵牛织女 神纪 贤才君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