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4:42
将谓如庐阜,因迂数里行。
问俱无古迹,来等慕虚名。
借榻眠难熟,逢碑眼暂明。
残僧逃似鼠,难结社中盟。
我本以为这里如同庐阜那样美好,然而却绕了好几里路。
问了周围的人,没有什么古迹可寻,大家只是为了追求那虚名而来。
借着床榻睡觉却难以入眠,偶尔在碑文上看到一些光明的东西。
残留的僧人像老鼠一样逃避,难以在这里结成恒久的友谊。
庐阜作为名山,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对其向往,这里提到的“虚名”则反映出人们对于名声的追求与失落,暗示了对当下景象的失望。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诗人,出生于福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克庄游览某寺庙时,表达了对风光的期待与现实的失望,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与对虚名的批判。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西林寺的游览体验。开头两句,通过“庐阜”这一自然景观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期待。然而,接下来的描述却揭示了现实的失落,周围没有古迹可寻,来此的众人只为追求虚名而非真正的精神享受。诗人在“借榻眠难熟”中表现了内心的困扰与失落,难以找到真正的安宁。结尾一句则以“残僧逃似鼠”形象地描绘了孤独与不安的氛围,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难以建立的信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虚名与真实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虚名的质疑与对现实的失望,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庐阜”意指什么?
A. 山川美景
B. 书籍
C. 人物
D. 城市
诗中“虚名”是指什么?
A. 实际成就
B. 没有实质内容的名声
C. 朋友
D. 诗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克庄的《西林寺》更多地讨论了人对名声的追求与失落,而王维则表现了对自然的沉醉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表达情感与意境上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