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2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7:19
赠神遘上人
作者: 周贺 〔唐代〕
草履蒲团山意存,
坐看庭木长桐孙。
行斋罢讲仍香气,
布褐离床带雨痕。
夏满寻医还出寺,
晴来晒疏暂开门。
道情淡薄闲愁尽,
霜色何因入鬓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人,他穿着草履,坐在蒲团上,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静静地看着庭院中的树木生长。完成了讲道后,香气仍在室内弥漫,布衣褐色的床上还留有雨水的痕迹。夏天已过,他去寻访医生,回到寺庙;晴天来临时,他才把窗户打开,享受这份宁静。生活在道情淡薄之中,所有的闲愁都已消散,然而不知道为何,霜色已然渗入了鬓角。
作者介绍:周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常以山水、隐士、道理为主题,表达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在唐代,许多文人倾向于隐居生活,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诗中表现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思索。
这首《赠神遘上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开头几句通过“草履”和“蒲团”的描写,传达出隐士的清淡生活态度,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洒脱。继续描绘庭院的生机,显示出自然与生活的和谐。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行斋罢讲仍香气”的细节,突显了隐者的修行与智慧,香气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丰盈。
后半部分,诗人写到夏天的寻医与晴天的开门,暗示了生活的变迁与节令的更迭。最后两句“道情淡薄闲愁尽,霜色何因入鬓根”意在表达一种淡泊名利后的内心宁静与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似乎在问,虽然内心已无烦恼,为何岁月的痕迹却悄然无声地印在了鬓角上。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使整个诗篇更加深刻,充满了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同时也感叹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奈。诗中蕴含的道家思想,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隐士穿的鞋子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蒲团”主要用于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霜色何因入鬓根”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