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赵司理归永嘉

《送赵司理归永嘉》

时间: 2025-04-27 12:21:10

诗句

终岁闭柴荆,于君面尚生。

客谈花判健,民道李官清。

方喜片言折,忽因微罪行。

吕侯今秉钺,羔雁必来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1:10

送赵司理归永嘉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终岁闭柴荆,于君面尚生。
客谈花判健,民道李官清。
方喜片言折,忽因微罪行。
吕侯今秉钺,羔雁必来迎。

白话文翻译

整年都在柴门闭锁之中,唯独在你面前我才显得活泼。
客人谈论花事的盛行,民间都说李官清廉。
刚刚因为一句话而高兴,却忽然因小罪而被牵连。
吕侯如今掌权,羔雁一定会来迎接你。

注释

  • 柴荆:柴门和荆棘,指封闭的环境。
  • :生气、活泼。
  • 花判:指花卉的评判,暗指时事的繁华。
  • 李官:指李氏官员,象征清廉。
  • 片言折:一句话的影响,指言辞的力量。
  • 微罪行:小的罪行,指小过失。
  • 吕侯:吕惠卿,指掌权者。
  • 羔雁:羔羊和雁,象征迎接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道济,号清江,福建人,宋代词人、诗人,兼任官职,以诗歌见长。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时事,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朋友赵司理归永嘉时,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开篇以“终岁闭柴荆”表达了诗人长年处于闭塞的环境中,只有在与友人相聚时才感受到生气与活力,流露出对朋友的珍惜之情。接着,诗人借助客人的谈话和民间对李官的评价,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风气,表现了对清官的向往。随后,诗人提到因小过失而感到惋惜,暗示了世事的无常与人情的冷暖。最后以“吕侯今秉钺”作为结束,表明权力的更迭与未来的希望,同时用羔雁迎接的意象,象征着对友人归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是对友情与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终岁闭柴荆”:表达了诗人一年四季的闭塞状态,暗示孤独。
  2. “于君面尚生”:与友人相聚时,感到生机与活力,显示了友情的重要。
  3. “客谈花判健”:客人谈论花事,隐喻社会繁华、民生的变化。
  4. “民道李官清”:民众称赞李官清白,反映对清官的期待。
  5. “方喜片言折”:刚因一句话而感到高兴,表现了微小言语的力量。
  6. “忽因微罪行”:小过失让人陷入困境,隐含对世事的无奈。
  7. “吕侯今秉钺”:吕惠卿掌权,反映社会变迁。
  8. “羔雁必来迎”:期待友人归来,象征美好未来。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如“羔雁”象征友人归来,寓意温暖。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送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清官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柴荆:象征孤独和闭塞。
  • 花判:代表社会繁华。
  • 羔雁:象征友好的迎接和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李官”指的是哪个特征?

    • A. 贪婪
    • B. 清廉
    • C. 残暴
    • D. 无能
    • 答案:B
  2. “羔雁”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罪行
    • B. 友人归来
    • C. 政治斗争
    • D. 自然风光
    • 答案:B
  3.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 A. 悲伤
    • B. 开朗
    • C. 复杂
    • D. 冷漠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送赵司理归永嘉》与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均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刘克庄更注重社会背景的描绘,而杜甫则强调个人情感的深厚。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 刘克庄的诗歌作品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松窗用杜句为韵和以棋酒为意十首 塞下曲二首 送子威兄归邵武 山居杂诗九十首 和杨了廓解元 琴操·岐山操 卜居 和叶徵君见寄二首 长寿仙促拍(贵妃生日) 上之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治乱安危 桃源人 鱼字旁的字 幽辱 遗世拔俗 一尘不到 页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祸福惟人 午寝 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五号 商秋 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父母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