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采桑子二首 其一

《采桑子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8-07 03:18:26

诗句

閒来话尽他生事,肯计今生。

更问今生。

桑海都平意未平。

从前只合尊前误,一水盈盈。

双泪盈盈。

醉到吞声正不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3:18:26

原文展示:

闲来话尽他生事,肯计今生。
更问今生。桑海都平意未平。
从前只合尊前误,一水盈盈。
双泪盈盈。醉到吞声正不胜。

白话文翻译:

闲来无事时,谈论往生的事情,是否还在计较今生的种种?
再问一句,今生是否真的平静?桑海虽然已经平静,我的心意却依然未能平息。
从前的事情只适合在酒前谈论,却只是让人感到一阵水波荡漾。
泪水盈盈,我醉得连声音都无法发出,正是无奈之极。

注释:

  • 闲来:指闲暇时光。
  • 他生:指前生或来世。
  • 桑海:比喻生活的波澜或情感的起伏,桑海的平静象征着表面的安宁。
  • 盈盈:形容泪水满溢或情感充盈。
  • 吞声:指因悲伤或醉酒而无法言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任之(生于1950年),当代诗人,原籍江苏,后移居北京。以其独特的抒情风格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探讨生命、情感与存在的哲学,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采桑子二首》创作于个人情感经历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及对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过去的怀念。开篇便以“闲来话尽他生事”引入,表现出一种闲适却又略带忧伤的心情。这种忙碌生活中的闲暇时光,促使人们去思考过往的种种,作者在此处引入了“今生”的概念,表现出一种对现状的不满与对过去的纠结。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桑海”作为心境的象征,表面上的平静掩盖了内心的不安与挣扎。“一水盈盈”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水波荡漾,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波澜。最后以“醉到吞声正不胜”收尾,既表现出一种无奈,也暗示了对情感的无能为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展现了对生命、时间与感情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来话尽他生事:在闲暇时光讨论往生的事情。
  2. 肯计今生:是否还在计较当下的生活。
  3. 桑海都平意未平:生活虽然平静,但内心依然不安。
  4. 从前只合尊前误:过去的事情只适合在酒前轻松谈论。
  5. 一水盈盈:情感如水般盈满,暗示的波动。
  6. 双泪盈盈:泪水满溢,情感的宣泄。
  7. 醉到吞声正不胜:醉得无法言语,表达了无奈与苦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桑海”比作生活中的波澜,暗示内心的起伏。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如“盈盈”二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情感拟人化,表现出情感的丰富与复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过去的怀念,通过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生命的无奈与对安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海:象征情感的波动与生活的起伏。
  • :象征流动的时间与情感的变化,暗示着内心的波澜。
  • :反映内心的悲伤与无奈,表现出情感的真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桑海”的意象象征什么? A. 平静的生活
    B. 情感的波澜
    C. 过去的回忆

  2. “双泪盈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无奈

  3. 诗中提到的“醉到吞声”说明了诗人处于何种状态? A. 喝醉后开心
    B. 无法表达的痛苦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探讨情感与人生的复杂性。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惆怅。

诗词对比:

  •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对比,两者都表露出对感情的深刻思考,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石任之的诗更显细腻与内敛,而辛弃疾则显得豪放与激昂。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石任之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七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六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五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四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三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二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一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九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色从人 并驾齐驱 凵字底的字 延募 兼开头的成语 羽字旁的字 酒法 风字旁的字 市郭 铁板歌喉 斤字旁的字 杖遣 心忙意急 信手拈来 寸字旁的字 朝梁暮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