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7:39
采桑子
作者: 袁嘉 〔清代〕
惜春春去留难住,愁里年华。
病里韶华。消尽吟情枉自嗟。
风狂雨骤催飘泊,短命桃花。
薄命杨花。底事伤心聚一家。
春天可惜,春天已去,却难以留住;在愁苦中度过的年华。
在病痛中,青春光华渐逝,吟唱的情感也无奈消散。
狂风骤雨催促着漂泊,短暂的桃花。
薄命的杨花。究竟为何伤心聚在一起呢?
作者介绍:袁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风格多为婉约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动荡,诗人面对春天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产生了深刻的感慨。
《采桑子》是袁嘉在感叹时光流逝与青春无常时所作,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桃花和杨花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开头两句“惜春春去留难住,愁里年华”将春天的流逝与个人的愁苦紧密相连,体现了人对时光的无力感。接下来,诗人将个人的病痛与青春的消逝相提并论,突显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风雨中的“短命桃花”和“薄命杨花”更是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桃花和杨花都是春天的代表,却又因风雨的摧残而显得格外无助。最后一句“底事伤心聚一家”则是一种对悲情的总结,似乎在探讨为何在这样的境遇下,仍然要聚在一起,是否是因为共同的痛苦使得彼此相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感情深邃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短暂、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在悲伤中寻求慰藉的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反映了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无奈。
诗词测试:
《采桑子》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袁嘉
C. 白居易
D. 杜甫
“病里韶华”中“韶华”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青春
C. 美好
D. 病痛
诗中提到的“薄命杨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不幸的命运
C. 春天的到来
D. 痛苦的经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袁嘉的《采桑子》更为细腻,情感更加内敛,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