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2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28:14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适)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时光已经过去了一大半,秋天来临,饥荒和寒冷随之而来。我想问问彭州的牧守,何时能够来救济我们这些面临困境的人呢?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诗作多反映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时值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民不聊生。诗人身处困境,感受到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因此向彭州牧发出求助的呼声。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适)》是一首浓缩了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百年已过半”,用“百年”这一宽广的时间跨度,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人生苦短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秋至转饥寒”,则将时间的推移与自然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展现出秋天本应是丰收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却是饥寒交迫的苦难时刻,这种巨大的反差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悲凉。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地方官员的期待与呼唤。彭州牧作为地方的统治者,理应对百姓的困境有所回应,但诗中却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望。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意义,展示了杜甫作为“诗史”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集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反映了杜甫对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的深切忧虑,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彭州牧”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适)》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样表现了对民生的关注,杜甫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权力的不满,而白居易则通过音乐与情感的描绘,展现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