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3:45
重阳后一日承见堂枉顾花下分得六鱼
屈大均 〔明代〕
坐爱林间石,莓苔冷有馀。
霜甘花易食,露湿叶难书。
黄菊日以好,白衣君莫疏。
重阳虽已过,无酒亦愁予。
我喜欢在林间的石头上坐着,苔藓上还有些冷意。
霜降后花儿的滋味真好,露水湿了叶子却难以写出字来。
黄菊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身穿白衣的朋友请不要疏远我。
重阳节虽然已经过去,但没有酒我仍然感到忧愁。
屈大均(1565-1646),字宗旦,号云亭,明代诗人,居住于南昌。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后,诗人在秋季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友谊和孤独的交织。重阳节是亲友团聚的日子,诗人感叹节日已过,未能与友人饮酒畅谈。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句“坐爱林间石”就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诗人选择在自然的怀抱中冥想,显示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霜甘花易食,露湿叶难书”表达了秋天的美好与难以言表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黄菊日以好,白衣君莫疏”一句则将友情和自然景色结合在一起,黄菊的美丽与白衣朋友的亲近让诗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但又因“重阳虽已过,无酒亦愁予”的感叹,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反映出节日过后难以相聚的遗憾。整首诗通过简单而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节日孤独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人喜欢在什么地方坐着?
诗中提到的花是?
重阳节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屈大均的这首诗及其所蕴含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