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4:18
便道得幽寻,清风引入深。
庵依山石脚,僧说老岩心。
到处鬼无墓,此山松独林。
人生竟何事,搔首立青阴。
这条小路通向幽静之处,清风引导我走入深处。
庵堂依偎在山石的脚下,僧人说起老岩的心事。
这里到处都没有鬼魂的坟墓,这座山上只有松树和独立的树林。
人生到底是什么呢?我不禁在青荫下搔首思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庵”与“松林”作为隐逸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古代文人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中。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歌表达其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常体现出清新脱俗和哲理深邃的特点。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隐居山林成为许多文人的理想。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日峰庵》通过简练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隐居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便道得幽寻”引出一个幽静的地方,接着清风引导着诗人深入其中,暗示着自然的美好与心灵的宁静。庵堂依山而建,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僧说老岩心”一句,似乎在与隐士对话,传达出一种哲理的探讨,暗示着人生的复杂与深邃。诗人在这里思索着“人生竟何事”,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困惑与思考,树下的青阴成为他思索的象征。
整首诗以清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结合人生哲思,形成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艺术境界,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所流露出的淡淡忧伤与深刻的哲理,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宋代隐逸诗歌的代表之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的自然环境,探讨人生的意义,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生命深刻的思考,折射出诗人对自我和世界的观察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便道得幽寻”的意思是:
A. 找到幽静的地方
B. 走到繁华的市区
C. 追寻古代的遗迹
D. 探索未知的领域
诗中“清风”引导诗人进入何处?
A. 繁华的市场
B. 深山的庵堂
C. 热闹的街道
D. 古老的寺庙
“人生竟何事”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
A. 满足
B. 疑惑
C. 忧愁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王维更加强调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心灵的宁静,而陈著的《日峰庵》则更突出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与探索。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