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5:22
稽古逢尧舜,锵金侍冕旒。
生员尊郑学,子舍预夔谋。
翰苑事犹著,岱宗魂已游。
无情是天地,玉树掩蒿丘。
这首诗抒发了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的敬仰。回溯古代,恰逢尧舜时代,金声铿锵,侍从在华美的冕旒之下。如今的学子尊重郑国的学问,子舍(指孔子的弟子)参与夔的谋划。翰苑(指文人聚集的地方)中的事务仍然显著,但岱宗的灵魂已经飘游。天地之间似乎无情,只有那玉树掩映着荒丘。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梅溪,南宋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中有文”。其诗风清新脱俗,尤擅长咏物抒怀。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梅尧臣即将离世之际,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诗人通过对古代贤君和学者的怀念,反思当下的学术风气以及人世的无常。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其二》以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示了梅尧臣对历史的敬仰及对人世无常的感慨。诗中前两句以尧舜为引,强调了理想中的统治者与学问的价值,揭示了古代政治的清明与学术的繁荣。接着,诗人提到的“生员尊郑学,子舍预夔谋”,则反映出现代学子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与重视。
然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渐渐流露出对现实的失落与无奈。特别是“岱宗魂已游,无情是天地”一句,表达了对已故贤者和自然无情的叹息,体现出人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玉树掩蒿丘”则以对比手法,突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象征着美好与荒凉之间的张力。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敬仰而逐渐转向感伤,展现了梅尧臣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的“稽古”指的是什么?
“无情是天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郑学”最著名的代表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