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5:42
《鹧鸪天(徐仲惠琴不受)》
作者: 辛弃疾
千丈阴崖百丈溪,
孤桐枝上凤偏宜。
玉音落落虽难合,
横理庚庚定自奇。
人散后,月明时,
试弹幽愤泪空垂。
不如却付骚人手,
留和南风解愠诗。
在千丈高的阴崖和百丈深的溪水旁,
孤独的梧桐树上,凤凰落得特别合适。
虽然玉音迭起难以相合,
但横琴的音律依然奇妙无比。
人们散去后,月光明亮的时候,
试着弹奏那幽怨的曲子,泪水空流。
不如把这曲子交给骚人,
让南风来解这愤懑的诗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的词人、抗金英雄,其词风豪放,兼具悲壮与细腻,并以抒发个人情感著称。
此诗写于辛弃疾中年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之际,诗人心怀忧国之情,常常通过音乐与诗歌表达内心的愤懑和无奈。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辛弃疾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愤懑。开篇以“千丈阴崖百丈溪”描绘出高耸的悬崖和深邃的溪水,给人以压迫感。接着,孤桐树上凤凰的景象,象征着孤独的高洁与不屈的精神,而“玉音落落虽难合”则表现了音乐的美妙与人心的难以契合。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关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在情感表达上,后半部分更为直白,试图通过弹奏音乐来抒发内心的幽愤,然而“泪空垂”则显得无奈,最终选择将情感寄托于“骚人手”,让南风来解愠,显示出作者的无奈与希望。整首词将孤独与希望交织,情感深沉而又丰富,展现了辛弃疾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社会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他对个人情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辛弃疾的《鹧鸪天》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孤桐枝上凤偏宜”寓意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