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3:33
桐子纤纤落地轻。一年容易又秋成。
芙蓉犹自多芳韵,蛱蝶何因太瘦生。
心黯淡,意凄清。秋怀秋兴不分明。
辞巢燕子依人立,细语喃喃有别情。
桐子轻轻落下,像细丝一样。一年又快到了秋天。
芙蓉花依然散发着芬芳,然而蛱蝶却因瘦弱而难以飞舞。
我的心情黯淡,情意凄清,秋天的思绪和兴致难以分清。
燕子离巢依依不舍,轻声细语中透出离别之情。
诗中提到的“辞巢燕子”可以引申为燕子在秋冬交替之际离开故巢,象征着离愁别绪。燕子春来归巢,秋去离家,常常与离别、重聚的情感相联系。
作者介绍:周贻繁,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季,正值万物凋零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惆怅,反映了社会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鹧鸪天 秋日》是一首充满秋日意象的词作,周贻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开篇以“桐子纤纤落地轻”引入,轻盈的桐子落下,仿佛在叹息一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令人感慨万千。接着,诗人提到“芙蓉犹自多芳韵”,尽管秋天已至,芙蓉花依然绽放,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然而,随之而来的“蛱蝶何因太瘦生”则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形成鲜明对比。
在情感的抒发上,诗人通过“心黯淡,意凄清”,将内心的孤寂与秋天的萧瑟紧密结合,表达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惆怅。此外,辞巢的燕子和细语的离别,进一步深化了诗中对离愁别绪的描写,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沉的秋日氛围,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了生命的无常与流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离别的惆怅,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桐子”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生命的坚韧
C. 离别的情感
答案:A
“芙蓉犹自多芳韵”中表现了什么?
A. 秋天的凋零
B. 生命的顽强
C. 脆弱的情感
答案:B
诗中的“心黯淡,意凄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失落
C. 平静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鹧鸪天 秋日》的诗意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