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7:30
溪山春雨图
作者: 卞思义 〔元代〕
野人结屋临溪上,
溪上白云生叠嶂。
城中车马自纷纭,
朝听樵歌暮渔唱。
云林叆叇春日低,
小桥流水行人稀。
桃花落尽春何处?
风雨满山啼竹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溪边的山民,他的茅屋临近溪水,溪上飘浮着白色的云朵,山峦叠嶂。城市中的车马喧嚣不已,早晨听到的是樵夫的歌声,傍晚则是渔夫的唱歌。春日的云林昏沉低垂,小桥流水的地方行人稀少。桃花都已凋零,春天到底去向何方呢?风雨交加的山中,竹鸡在啼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卞思义,元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隐士的生活和对自然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春雨绵绵的时节,诗人借此描绘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反映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溪山春雨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溪边山民的生活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野人居住在溪边的情景,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溪水与白云的结合,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后半部分则通过春日的云林、小桥流水等描写,渲染出春天的气息,而“桃花落尽”一句则显得有些惆怅,似乎在感叹春天的短暂。最后一句“风雨满山啼竹鸡”则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动感,同时也昭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溪上白云生叠嶂”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桃花落尽春何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出现的“樵歌”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