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杨廉夫新居韵

《和杨廉夫新居韵》

时间: 2025-04-26 19:12:21

诗句

楼居最喜傍西河,春水溶溶生绿波。

近市小桥云影乱,隔帘疏雨竹声多。

执经弟子登金马,换帖山人贽白鹅。

欲向尊前吹铁笛,且听牙板翠儿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2:21

原文展示

和杨廉夫新居韵
作者:卞思义 〔元代〕

楼居最喜傍西河,
春水溶溶生绿波。
近市小桥云影乱,
隔帘疏雨竹声多。
执经弟子登金马,
换帖山人贽白鹅。
欲向尊前吹铁笛,
且听牙板翠儿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新居的喜悦与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住在西河旁边,最喜欢这种环境。春天的河水温柔而清澈,泛起绿色的波光。附近的小桥和市场,云影在水面上交错,隔着窗帘,稀疏的雨声伴随着竹林摇曳的声音。弟子们登上了金马(象征着成功),山人则带来了白鹅(象征着美好的礼物)。我希望在酒席上吹奏铁笛,听听翠儿的歌声。

注释

  • 楼居:指楼房的居住环境。
  • 西河:可能指某条著名的河流,或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
  • 溶溶:形容水波柔和,流动的样子。
  • 云影乱:形容云影在水中交错,形成美丽的景象。
  • 隔帘疏雨:在窗帘后听到细雨声,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 执经弟子:指学习儒家经典的学生,象征着学业与前途。
  • 金马:象征着荣华富贵,成功的象征。
  • 换帖:指换礼物,表示友谊。
  • 铁笛:一种乐器,表示诗人希望在酒席上演奏。
  • 牙板:一种伴奏乐器,搭配歌唱的乐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卞思义,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情。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访问朋友新居时,表达了对新居环境的喜爱及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交往的温暖与和谐。

诗歌鉴赏

整首诗充满了春日的气息和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诗人在西河边的新居,春水轻柔,波光粼粼,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通过“近市小桥云影乱”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诗中提到的“隔帘疏雨竹声多”,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生活场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后两联通过对弟子和山人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情味的场景。弟子登金马,象征着希望和成功,而山人献白鹅,体现了友谊的真挚。最后一联,诗人希望在酒席上欢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新居生活的欣喜,以及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和谐与友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居最喜傍西河:表达诗人对新居的喜爱,强调其位置优越,临近西河。
  2. 春水溶溶生绿波:描绘了春天的河水,波光粼粼,生机勃勃。
  3. 近市小桥云影乱:描写周围的市场与小桥,云影在水面上交错,形成生动的景象。
  4. 隔帘疏雨竹声多:在窗帘后听到细雨与竹声,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5. 执经弟子登金马:弟子们登上金马,象征学业有成。
  6. 换帖山人贽白鹅:山人带来白鹅作为礼物,体现人际间的友好。
  7. 欲向尊前吹铁笛:表达诗人希望在宴席上演奏乐器的愿望。
  8. 且听牙板翠儿歌:希望听到伴奏与歌声,营造出欢乐的氛围。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包括:

  • 对仗:如“春水溶溶生绿波,近市小桥云影乱”,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 比喻:如“金马”象征成功,增强了诗的意蕴。
  • 意象:如“疏雨竹声”,充满了诗意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新居生活的欣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谊。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河:象征自然美与安宁。
  • 春水:象征生命与活力。
  • 小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竹声: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金马:象征成功与希望。
  • 白鹅:象征友谊与礼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最喜欢住在哪条河旁? A. 东河
    B. 西河
    C. 南河
    D. 北河

  2. “执经弟子”指的是谁? A. 学习儒家经典的学生
    B. 诗人的家人
    C. 朋友
    D. 商人

  3. 诗中提到的“金马”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成功
    C. 旅行
    D. 食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描绘春江美景与人文情感。
  • 《静夜思》(李白): 表达思乡之情,展现夜的宁静。

诗词对比

  • 卞思义的《和杨廉夫新居韵》与王维的《鹿柴》均以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为主题,前者更强调生活的和谐与友谊,后者则体现了禅意与孤寂。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观止》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答崔都水 答王卿送别 送榆次林明府 寄职方刘郎中 送中弟(一作送崔肃懿) 杂体五首 其五 相和歌辞。相逢行 送渑池崔主簿 酬柳郎中春日归扬州南郭见别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淑畅 荡的笔顺怎么写?这份荡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鳞翮 代表顺利的字有哪些_吉祥字大全及寓意解析 声色并厉 靑字旁的字 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滴水穿石 三撇旁汉字大全_带三撇的汉字详解 立刀旁的字 幄卧 用字旁的字 木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_木字加偏旁汉字详解 面字旁的字 包含鸦的成语 昭仰 排律 根据盘互 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