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4:14
原文展示:
当路知公谂,搜扬入剡科。
才难行志易,官小及民多。
北部劳人耳,东皈奈命何。
邮音嗟忽断,空有泪滂沱。
白话文翻译:
在当权者面前知道您的人情关心,
努力搜寻推荐到剡科去。
才华难以实现,志向却容易,
官职虽小,但百姓却多。
北方的劳苦人民可怜,
东归时命运又该如何呢?
邮寄的音信已断绝,
只留下无尽的泪水如雨下。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常常表达对社会困境的关怀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社会动荡不安。诗人以个人情感为出发点,寄托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官员的心境,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诗人通过对当权者的关心和对科举之路的追求,表现出对理想的渴望。然而,接下来的“才难行志易,官小及民多”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有才华的人的理想难以实现,而小官的权力却无法改变众多民众的困境。北方的劳苦人民,身处艰难之境,诗人对此深感无奈与悲痛。最后的“邮音嗟忽断,空有泪滂沱”更是将悲伤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科举和个人理想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与对命运的无奈,表现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剡科”指的是什么?
“才难行志易,官小及民多”表达了什么思想?
诗的最后一句“空有泪滂沱”主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