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0:36
题竹洲
作者:徐元杰 〔宋代〕
人之生也直,此君亦如是。
我酷爱此君,臭味相本相似。
方其出地初,一种根萌异。
刚特俨不回,钧石莫障蔽。
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渍。
玉成修茂姿,表表在天地。
其静专似仁,其动闢似智。
其肃然似礼,其凝然似义。
虚中纯白生,似信不容伪。
在人该五常,在天足五气。
六月苍苍寒,不附炎热势。
雨雪披猖中,弹压万凋瘁。
似正色立朝,忠诚著於世。
似广厦万间,共荫足以庇。
似闻伯夷风,顽廉懦立志。
似坚子卿节,夷险无二致。
似见鲁仲连,不复论鄙事。
似识元紫芝,顿消名与利。
子陵钓严滩,太公钓璜渭。
风月一竿中,相从神骨契。
持此叩竹洲,考功言外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赞美,竹子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诗中提到,竹子生长得笔直,正如人应当正直。作者与竹子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认为二者有着相似的气质。竹子初出土时根系不同,生长刚特,毫不退缩;它在日夜的照耀下、雨露的滋润中茁壮成长,展现出优美的姿态。竹子的静谧似仁爱,动态则显智慧;其庄重似礼,凝聚如义。竹子在空中洁白无瑕,似乎信仰真实而不容伪装。
在人的道德中应保持五常之道,在天地间也应有五气之和。六月时节,竹子不受炎热的影响;即使雨雪交加,它依然挺立,抵御万物的凋零。竹子如同正直之士,忠诚于世;像是庇护人的大厦,给予他人遮荫。它仿佛是闻名的伯夷,坚守廉洁的志向;如同坚毅的子卿,面对艰难无所畏惧。竹子犹如鲁仲连,超越世俗琐事;如同元紫芝,清淡名利。诗中还提到子陵和太公,强调与自然融为一体,志趣相投。最后,作者在竹洲上敲打竹子,思考其深刻的内涵。
作者介绍
徐元杰为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因其作品多涉及自然与人生哲理而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情感和思想。
创作背景
《题竹洲》创作于一个安静的自然环境中,诗人通过竹子这一形象表达对正直品格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竹子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正与诗人内心的追求相契合。
《题竹洲》是一首以竹子为主题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竹子的细腻观察,传达了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和对高尚品德的向往。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象征正直、坚韧与清白,诗人巧妙地将竹子的特性与人的品质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竹子所蕴含的道德意义。
诗中描绘竹子的生长过程,从初出土时的根系到日夜滋润的成长,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与美丽。竹子在风雨中不屈不挠的形象,生动地象征了人应当面对困难的态度。诗人运用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将竹子与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概念结合,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此外,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如伯夷、鲁仲连等,进一步加强了诗中的道德主题,彰显了诗人对清白与高尚品德的推崇。整首诗气韵生动,意境深远,激发读者对美好品德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竹子为中心,探讨了人的品德与自然的关系,强调正直、高洁和坚韧的精神。通过对竹子特性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深思,形成了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竹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贪婪
B. 正直
C. 虚伪
D. 忍耐
诗中提到的“伯夷”是指什么?
A. 政治家
B. 清白之士
C. 富豪
D. 文人
诗中提到“在天足五气”,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天地之间有五种气息
B. 人应遵循五常
C. 自然没有变化
D. 人与自然无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