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2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25:27
催妆客到,卖花人到,都说何郎如粉。
兰缸焰里乍偷看,几欲赐闺中汤饼。
呼郎新字,怪郎新字。抄袭眉山因怎。
鸳鸯社里面分题,才信道才名相称。
催妆的人来到,卖花的人也来了,大家都说何郎的脸色如同粉一样美丽。
在兰缸的火焰中,我不禁偷偷地看了几眼,恨不得送他一些汤饼到闺中。
呼唤他的名字,感叹他的新字。
不知为何要抄袭眉山的典故呢?
在鸳鸯社的分题中,才华和名声确实是相称的。
“抄袭眉山”指的是诗人对苏轼的仰慕,眉山是苏轼的故乡,此句暗示了对才情的追求和模仿。鸳鸯社是指文人雅集,强调才子佳人的情谊。
董以宁,明代女诗人,生平尚无详细记载,但其诗作以清新婉约著称,反映了当时女性的情感世界。
此诗写于一个欢庆的场合,可能是为朋友的婚礼而作,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祝福。
《鹊桥仙•寄贺华子瞻花烛》以轻快的语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婚礼的热闹场景。诗中通过对“催妆客”和“卖花人”的描写,展现了婚礼前的紧张与期待。新郎何郎的美丽被众人称赞,诗人以“如粉”形容他,突出了其俊美的形象。接着,诗人通过“兰缸焰里乍偷看”,表达了对新郎的倾慕,甚至希望送汤饼这一亲密之举,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呼郎新字”与“怪郎新字”的对比,则流露出对新郎才华的赞美和对其笔名的好奇,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情谊。最后,提到“鸳鸯社里面分题”,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既有对爱情的美好祝愿,也有对才华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当时文人雅集的认同。
整首诗通过描写婚礼的欢愉气氛,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祝福和对才华的欣赏,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与交流。
诗中“何郎如粉”指的是谁的美丽?
A. 新娘
B. 新郎
C. 催妆客
D. 卖花人
“鸳鸯社里面分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爱情的羡慕
B. 文人之间的交流与默契
C. 对婚礼的期待
D. 对食物的喜爱
《鹊桥仙·纤云弄巧》中展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侧重于神话传说;而《鹊桥仙•寄贺华子瞻花烛》则更注重现实中的人际情感与祝福。两者都展示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表现形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