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鹊桥仙•寄贺华子瞻花烛

《鹊桥仙•寄贺华子瞻花烛》

时间: 2025-05-05 12:25:27

诗句

催妆客到,卖花人到,都说何郎如粉。

兰缸焰里乍偷看,几欲赐、闺中汤饼。

呼郎新字,怪郎新字。

抄袭眉山因怎。

鸳鸯社里面分题,才信道、才名相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25:27

原文展示

催妆客到,卖花人到,都说何郎如粉。
兰缸焰里乍偷看,几欲赐闺中汤饼。
呼郎新字,怪郎新字。抄袭眉山因怎。
鸳鸯社里面分题,才信道才名相称。

白话文翻译

催妆的人来到,卖花的人也来了,大家都说何郎的脸色如同粉一样美丽。
在兰缸的火焰中,我不禁偷偷地看了几眼,恨不得送他一些汤饼到闺中。
呼唤他的名字,感叹他的新字。
不知为何要抄袭眉山的典故呢?
在鸳鸯社的分题中,才华和名声确实是相称的。

注释

  1. 催妆:催促新娘化妆的人。
  2. 卖花人:指卖花的人,通常是为迎接新婚而准备花卉的。
  3. 何郎:指新郎,文中赞美其容貌。
  4. 兰缸:一种用来培育兰花的器具,象征美丽和高雅。
  5. 汤饼:一种食物,表达对新郎的喜爱和亲近。

典故解析

“抄袭眉山”指的是诗人对苏轼的仰慕,眉山是苏轼的故乡,此句暗示了对才情的追求和模仿。鸳鸯社是指文人雅集,强调才子佳人的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女诗人,生平尚无详细记载,但其诗作以清新婉约著称,反映了当时女性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欢庆的场合,可能是为朋友的婚礼而作,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祝福。

诗歌鉴赏

《鹊桥仙•寄贺华子瞻花烛》以轻快的语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婚礼的热闹场景。诗中通过对“催妆客”和“卖花人”的描写,展现了婚礼前的紧张与期待。新郎何郎的美丽被众人称赞,诗人以“如粉”形容他,突出了其俊美的形象。接着,诗人通过“兰缸焰里乍偷看”,表达了对新郎的倾慕,甚至希望送汤饼这一亲密之举,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呼郎新字”与“怪郎新字”的对比,则流露出对新郎才华的赞美和对其笔名的好奇,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情谊。最后,提到“鸳鸯社里面分题”,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既有对爱情的美好祝愿,也有对才华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当时文人雅集的认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催妆客到,卖花人到:描写婚礼准备阶段的热闹情景。
  2. 都说何郎如粉:赞美新郎美丽如花。
  3. 兰缸焰里乍偷看:在美丽的环境中偷偷打量。
  4. 几欲赐闺中汤饼:想要送给新郎一些温馨的食物。
  5. 呼郎新字,怪郎新字:对新郎的名字和才华的赞叹。
  6. 抄袭眉山因怎:质疑模仿他人的原因。
  7. 鸳鸯社里面分题:在文人聚会中分题,表明才子佳人的默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新郎比作“粉”,形象生动。
  • 对仗:如“呼郎新字,怪郎新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婚礼的欢愉气氛,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祝福和对才华的欣赏,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与交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催妆客:象征着婚礼的期待与紧张。
  2. 兰缸:寓意美丽与高雅。
  3. 汤饼:代表亲情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何郎如粉”指的是谁的美丽? A. 新娘
    B. 新郎
    C. 催妆客
    D. 卖花人

  2. “鸳鸯社里面分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爱情的羡慕
    B. 文人之间的交流与默契
    C. 对婚礼的期待
    D. 对食物的喜爱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鹊桥仙·纤云弄巧》 by 秦观
  • 《离骚》 by 屈原

诗词对比

《鹊桥仙·纤云弄巧》中展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侧重于神话传说;而《鹊桥仙•寄贺华子瞻花烛》则更注重现实中的人际情感与祝福。两者都展示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表现形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陵怀古 江行即事 寄叠山谢年丈 寄叠山谢年丈 唤渡 和赵元鼎钱塘怀古韵 和姜居仁感时韵 过道州谒周濂溪故居 感题 春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字旁的字 包含蕈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声嘶力竭 上山下乡 运筹决策 包含丐的词语有哪些 禁网疏阔 屡试屡验 旡字旁的字 文经武纬 又字旁的字 杨白歌 糹字旁的字 略胜一筹 扶养 隐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