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晚舟行三首

《春晚舟行三首》

时间: 2025-04-23 23:25:32

诗句

融融春日觉身闲,急水浮舟下石湾。

此去知心唯杜宇,与君结伴老家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25:32

原文展示:

融融春日觉身闲,急水浮舟下石湾。
此去知心唯杜宇,与君结伴老家山。

白话文翻译:

春日温暖,感觉到身体的悠闲,急流中小舟在石湾下行。
这次出行,知心的只有杜鹃鸟,愿与君共赴故乡的山岭。

注释:

  • 融融:形容春天的暖意,温和而舒适。
  • 觉身闲:感觉到身心的轻松自在。
  • 急水:形容水流湍急。
  • 浮舟:指小船在水面漂浮。
  • 石湾:指石头形成的海湾。
  • 知心:知心之人,这里指知己。
  • 杜宇:即杜鹃鸟,古人常用其声声悲鸣来表达思乡之情。
  • 老家山:指故乡的山,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

典故解析:

杜鹃鸟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作思乡的象征,因其啼鸣凄切,常引发人们的乡愁。古人常常用它来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南宋诗人,生平不详,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日子,诗人乘舟游览,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水流的急促,抒发了他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春晚舟行三首》以春日的温暖为背景,通过描绘水流、舟行和杜鹃鸟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思乡之情。开头“融融春日觉身闲”勾画出一种温暖舒适的春日氛围,令人感到悠然自得,紧接着“急水浮舟下石湾”则通过急流与舟行的对比,体现出生活的快节奏与自然的宁静。最后两句转向内心情感,杜鹃鸟的鸣叫成为知心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思念与对故乡的归属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蕴含着深厚的乡愁,充分展现了李弥逊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 第一句“融融春日觉身闲”:通过“融融”描绘春日温暖的气息,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
  • 第二句“急水浮舟下石湾”:采用“急水”与“小舟”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动感与诗人的悠闲状态。
  • 第三句“此去知心唯杜宇”:转折中带出孤独感,杜鹃鸟成为情感的寄托,传达出对知己的渴望。
  • 第四句“与君结伴老家山”: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体现出归属感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日比作温暖的怀抱,隐喻心灵的宁静。
  • 对仗:前后两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杜鹃鸟的鸣叫被赋予了情感,成为诗人的知己。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日的温暖与水流的急促,描绘了一种身心的放松与宁静,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人通过自然的描写,传达出对知己与故土的情感寄托,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 春日:象征着生机与温暖,代表新的开始。
  • 急水:象征着生活的急促和变化。
  • 浮舟:代表旅程和流动,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杜宇: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寄托着对故乡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融融春日觉身闲”中的“融融”指的是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夏天
  2. 诗人此行与谁结伴?

    • A. 朋友
    • B. 杜鹃鸟
    • C. 自己
  3. “急水浮舟下石湾”中的“小舟”象征什么?

    • A. 家庭
    • B. 生活
    • C.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李弥逊侧重于春日的温暖与对故乡的思念,而王维则通过秋天的宁静与山水的和谐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李弥逊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便风经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 葆清值雨二首 木兰花慢 生查子 满江红·小院深深 书怀寄夫子 读晋纪 其二 读晋纪 其一 雨中杂诗寄路访岩 雨窗与个臣夜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焊工 冰消气化 有头没脑 科则 黑字旁的字 信马游缰 嘴筒 尢字旁的字 包含剪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一掷巨万 包含汤的成语 包含盎的词语有哪些 似水流年 筱骖 米字旁的字 喊冤叫屈 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