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鹊桥仙•清明

《鹊桥仙•清明》

时间: 2025-05-10 04:17:34

诗句

烟芜泻浪,晴川铺练,一阵风来吹皱。

韶光百五禁烟时,又过了、几番花候。

夭桃染晕,垂杨拖线,万点春光泄漏。

口噙红豆寄多情,为谁把、相思尝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7:34

原文展示:

烟芜泻浪,晴川铺练,一阵风来吹皱。
韶光百五禁烟时,又过了几番花候。
夭桃染晕,垂杨拖线,万点春光泄漏。
口噙红豆寄多情,为谁把相思尝透。

白话文翻译:

烟雾弥漫,草木如波,晴朗的河面如绸缎般展开,忽然一阵风吹来,河面泛起涟漪。
韶光流逝,已是清明时节,禁烟的日子又过了几次花期。
桃花染上了淡淡的色彩,垂柳如丝,满园春光悄然流露。
嘴里含着红豆寄托着情意,这份相思又是为谁而品尝呢?

注释:

  • 烟芜:指烟雾弥漫的草木。
  • 泻浪:形容草木在风中摇曳如波浪。
  • 韶光: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春天。
  • 禁烟:指清明节期间的禁火祭扫习俗。
  • 夭桃:指盛开的桃花。
  • 拖线:形容柳树柔软的枝条如丝带般垂挂。
  • 红豆:常用来象征相思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彭孙遹(约1765-1829),清代诗人,字仲明,号月庐,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明时节,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了对春天的思念与对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鹊桥仙•清明》通过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勾勒出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的“烟芜泻浪,晴川铺练”,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河面如绸般平静,一阵风起,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的变化。接下来的“韶光百五禁烟时”,则点出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万千。

在描绘完自然景色后,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口噙红豆寄多情,为谁把相思尝透。”红豆作为相思的象征,传达出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与渴望,令人动容。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清明时节的特有氛围,同时也引发对爱情与思念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春天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
    • 第二句:提到清明这个特定的节日,与禁烟的传统相结合,增强了节日的氛围感。
    • 第三句:用“夭桃染晕”和“垂杨拖线”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
    • 第四句:通过红豆隐喻相思,表达出浓厚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河面比作“练”,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拟人:通过风的描写使自然具有生命,增添了情感色彩。
    • 对仗:使用对称的词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传统节日,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思念,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 烟芜: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思绪的迷离。
  • 夭桃:象征青春与爱情的美好。
  • 红豆:象征相思,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红豆”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相思
    • C. 亲情
    • D. 友情
  2.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元素表达情感?
    • A. 山
    • B. 水
    • C. 风
    • D. 云
  3. “烟芜泻浪”中的“泻浪”意指什么?
    • A. 浪花
    • B. 波动
    • C. 泻出
    • D. 洪流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彭孙遹的《鹊桥仙•清明》更侧重于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白则通过夜晚的宁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皆以情感为核心,但表现手法与主题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吴少卿入山 送客之三衢 登慈云岭 会昙老 自述 临江仙 生茨诗 七言诗 杂诗 槐树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根之谈 厉精为治 魚字旁的字 满满登登 背本趋末 木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掌记 四点底的字 朱目 包含饶的词语有哪些 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手头不便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荆南杞梓 弶网 行灶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