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4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44:53
《鹊桥仙》
作者:高士奇 〔清代〕
古寺良宵,轻寒浥露,开户月明如素。
中庭竹柏影交加,疑藻荇清流横布。
羌笛谁家,啼乌币树,更向空台散步。
此时光景忍高眠,我与君闲人有数。
在一座古老的寺庙里,夜色宁静,微寒的空气中沾满了露水,打开窗户,月光明亮得像白色的素绸。
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错在一起,似乎清澈的水流在横亘其间。
不知是哪家羌笛在吹奏,乌鸦在树上啼叫,我又在空旷的台子上散步。
此时的光景让我不忍心高卧,我和你这闲人可以有几分闲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羌笛”常象征思乡之情,古时羌族流行吹笛,表达对故乡或友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
高士奇(1686年-1779年),字子升,号惭愧,清代诗人,生于江苏,后居于北京。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厚理解而著称。
创作背景
《鹊桥仙》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被古寺的静谧和月光的美丽所吸引,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鹊桥仙》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古寺夜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淡雅的氛围。开头几句,诗人以“古寺良宵”引入,立即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夜晚。微寒的空气和露水的意象,既传达出夜晚的清新,又暗示了秋冬的来临。
“开户月明如素”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给人一种洁净、明朗的感觉。接下来的“中庭竹柏影交加,疑藻荇清流横布”,用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与水草相映成趣,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心境。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羌笛的声音和乌鸦的啼叫,更加丰富了夜晚的氛围,同时也引起了对身世的思考。最后一句“此时光景忍高眠”,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此美景的不舍与珍惜。
整首诗清新而富有情感,既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透露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时光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安宁。
诗词测试
诗中“古寺良宵”指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A. 嘈杂的城市
B. 宁静的夜晚
C. 迷雾的森林
“开户月明如素”中“如素”意指:
A. 像白色的素绸
B. 像金色的阳光
C. 像黑色的乌鸦
诗人为何不愿意高卧?
A. 因为饿
B. 因为想吃东西
C. 因为珍惜美好时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高士奇的《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