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3:03
秋云放雨静山林,
万壑崩湍共一音。
欲记荒寒无善画,
赖传悲壮有能琴。
秋天的云彩带来了细雨,静谧的山林显得格外宁静。万壑的溪流奔腾而下,发出了同样的声音。想要描绘这荒凉又寒冷的景色,却没有好的画技,唯有借助那悲壮的琴声来传达这种情感。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琴”在古代文人中常被视为表达情感的重要乐器,象征着高雅和深邃的情感。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致力于政治改革,推行新法,倡导以民为本。王安石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清新平易之作,也有深沉悲壮之作。
《秋云》作于王安石晚年,诗中通过描绘秋雨中的山林景色,表现出他对孤寂与壮丽的深刻感悟。这种情感与他当时的政治处境及内心的抑郁相互交织,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秋云》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诗作,王安石通过“秋云放雨”的描绘,带出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沉思。诗中的“静山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静谧,更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平和。接着“万壑崩湍共一音”,则让人感受到水流的奔腾与生命的力量,形成了对比,突显了秋天的生机勃勃。
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情感与表达的困境,“欲记荒寒无善画”体现了诗人对荒凉景色的无奈,自觉技艺不足,无法将内心感受转化为画面,显示出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而最后一句“赖传悲壮有能琴”则将情感的表达寄托于琴声,展现了王安石对音乐的依赖与向往。整首诗在宁静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慨,深刻而又含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秋日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无常的思索,借助音乐来传达内心的情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万壑崩湍”指的是什么?
“欲记荒寒无善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