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邓监簿南归

《送邓监簿南归》

时间: 2025-05-02 13:26:59

诗句

不见骊塘路,茫然四十春。

长为异乡客,每忆故时人。

水阅公三世,云浮我一身。

濠梁送归处,握手但悲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6:59

原文展示

送邓监簿南归
王安石

不见骊塘路,茫然四十春。
长为异乡客,每忆故时人。
水阅公三世,云浮我一身。
濠梁送归处,握手但悲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感叹自己已经离开故乡四十年,路途遥远,难以再见熟悉的道路和故人。虽然水流见证了友人的三代,但他自己却如浮云般无根,感到孤独。送别时握手道别,却只剩下悲伤与辛酸。


注释

  • 骊塘路:指的是古代的一条通往骊山的道路,常用来象征故乡的路。
  • 茫然四十春:四十个春天过去了,感到茫然无措。
  • 异乡客:指的是在外漂泊的人,常有对故乡的思念。
  • 水阅公三世:水流见证了你(公)三代的经历。
  • 云浮我一身:比喻自己的生活如浮云般无根。
  • 濠梁:指的是濠水的桥梁,这里是送别的地方。
  • 握手但悲辛:握手告别时只感到悲伤与辛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荆公,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以其政治改革和文学成就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朋友邓监簿南归的惜别之情。诗中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怀念,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送邓监簿南归》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表现了王安石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不见骊塘路,茫然四十春”以一种幽怨的语气,展现了四十年间的流逝与变化,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接下来的“长为异乡客,每忆故时人”进一步揭示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人深切的怀念,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闷。

“水阅公三世,云浮我一身”一方面描绘了友人的成就,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反思,似乎在感叹自己如浮云般飘荡无根,令人心生同情。而最后一句“濠梁送归处,握手但悲辛”则是全诗的高潮,握手告别时的悲伤与辛酸让人感受到人际间深厚的情感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邃和敏感,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见骊塘路:没有看到通往骊塘的路,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2. 茫然四十春:四十年春秋如白驹过隙,感到茫然无措。
  3. 长为异乡客:自己长时间身在异乡,无法回归故里。
  4. 每忆故时人:每当想起过去的朋友,心中倍感惆怅。
  5. 水阅公三世:水流见证了友人的三代人生,表明岁月的流逝。
  6. 云浮我一身:自己如浮云般无根,感到孤独与无助。
  7. 濠梁送归处:在濠水的桥梁上送别朋友,地点的选择别有深意。
  8. 握手但悲辛:握手时只觉得悲伤与辛酸,令人感到离别的苦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阅公三世”,将水流与岁月进行类比。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情感层层递进,从思乡到对友人的感慨,情感深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友人的珍重,传达了人际间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骊塘:象征故乡,寄托了诗人的乡愁。
  • :流动的水象征时间的流逝,见证了历史与人生。
  • :代表漂泊与无根的生活状态。
  • 濠梁:送别的地点,象征着离别与人生的分岔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中提到的“骊塘路”主要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故乡
    • C) 时间
    • D) 生活
  2. 诗中“水阅公三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友人的羡慕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大自然的赞美
    • D) 对故乡的思念
  3. 最后一句“握手但悲辛”说明了什么?

    • A) 离别的快乐
    • B) 深厚的友情
    • C) 离别的痛苦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故乡
  2.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C) 离别的痛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祝福,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情感较为开朗。
  •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谈及离别,情感同样深厚,但李白的笔调更为豪放,体现了不同的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诗选评》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 酬释法平 雨丝得秋字 上建王生辰 其二 木兰花慢 浣溪沙 童丱须知 娣姒篇 寄居庆汪中嘉尚书年登七秩会致语口号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 其三 妙用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将遇良材 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病入骨隨 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冲冠眦裂 鬥字旁的字 介胄之间 余武 庖霜 卓然不群 知解 传鼓 皮字旁的字 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案兵束甲 包含顾的成语 靑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