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8:20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
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陈迹故难忘。
烟雾和云彩模糊不清,水面一片茫茫,
缭绕在芜杂的城市周围,延绵不断。
看见满眼的黄尘让我对世事感到忧虑,
追忆往昔的痕迹实在让人难以忘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具体的典故,但“蒿目黄尘”可以理解为对历史遗迹和社会动荡的一种隐喻。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冲谷,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变法,推动经济、政治改革,作品涵盖诗词、散文、论著等多个领域,风格清新,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忆其二》创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身经历的回望。这一时期,他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心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往昔的追忆。
王安石的《忆其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思考和对往昔的追忆。首句“烟云渺渺水茫茫”以细腻的自然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苍凉的氛围,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幅空灵的画卷之中。万里云烟和茫茫水面,象征着诗人眼中的无穷无尽、模糊不清的社会现实。
“缭绕芜城一带长”则将这种景象与城市的繁杂相结合,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城市的生活在诗人眼中显得格外喧嚣而无序。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深切的忧虑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陈迹故难忘”,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忧虑。黄尘暗示了社会上的纷乱和人心的浮躁,而“追思陈迹”则使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与无法摆脱的情感纠葛。诗人在对往昔的追忆中,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沉淀。
整首诗通过精练的语言和典雅的意象,将诗人对社会的忧虑与对往事的深情交织在一起,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王安石深邃的思想境界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对历史的追忆,表现了王安石对时局的关心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反映出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忆其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诗中“黄尘”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忧虑
c) 喜悦
诗中“烟云渺渺水茫茫”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清晰明亮
b) 模糊不清
c) 热闹繁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忆其二》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但王安石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亡与百姓的苦难。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情感和视角上的不同,反映出各自时代的特征和个人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