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镂玉裁琼莫比香

《鹧鸪天·镂玉裁琼莫比香》

时间: 2025-04-29 13:57:35

诗句

镂玉裁琼莫比香。

娉婷枝上殢春光。

风流别有千般韵,割舍昏沈入醉乡。

蜂共蝶,尽乾忙。

檀心知未肯寻常。

从来诗苦人消瘦,乞与幽窗富锦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7:35

原文展示:

镂玉裁琼莫比香。
娉婷枝上殢春光。
风流别有千般韵,
割舍昏沉入醉乡。
蜂共蝶,尽乾忙。
檀心知未肯寻常。
从来诗苦人消瘦,
乞与幽窗富锦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镂刻的玉石和裁剪的琼瑶,无法比拟那春花的芬芳。那轻盈的枝条上,春光洒满,令人陶醉。风流韵致自有千般,唯有放下心头的沉重,才能进入那醉人的乡村。蜜蜂和蝴蝶在花间忙碌,似乎都在追逐着春光。我的心情却一直无法平常。诗歌常常让人消瘦心苦,恳求能在幽静的窗前,得到一些锦绣的灵感。

注释:

  • 镂玉:雕刻玉石,形容精美。
  • 裁琼:裁剪美玉,指艺术精湛。
  •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轻盈。
  • 殢春光:陶醉于春光之中。
  • 风流:风雅的情趣。
  • 昏沉:心中沉重的情绪。
  • 檀心:指心灵,如檀木般细腻高雅。
  • 消瘦:指心灵的苦闷导致身体消瘦。
  • 幽窗:幽静的窗户,象征隐居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他的作品多受传统诗风影响,同时又融入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春天的午后写成,诗人坐在窗前,感受着春光的温暖和浮动的花香,思绪湧动。诗中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以“镂玉裁琼莫比香”引入,形象地描绘出春花的芬芳与美丽,体现了自然界的精致与美妙。接着,诗人以“娉婷枝上殢春光”展现了春日的轻盈与柔美,仿佛春光在枝头轻舞,令人沉醉。中间部分提到“风流别有千般韵”,强调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多种情感与趣味,然而随之而来的“割舍昏沉入醉乡”又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烦恼的逃避,渴望在醉乡中寻求解脱。

结尾处的“从来诗苦人消瘦”,直白地道出了诗人在创作和生活中的苦闷,同时希望能在“幽窗”中寻得灵感,丰富自己的诗囊。整首诗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游走,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的深刻思考,既有对春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苦涩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镂玉裁琼莫比香:开篇通过比喻,指出春花的香气无法与玉石的美丽相比,突出春天的魅力。
  2. 娉婷枝上殢春光:描绘出春天中轻盈的花枝,沐浴在春光中,令人神往。
  3. 风流别有千般韵:强调生活中的多种风雅情趣,表明诗人的感受丰富多彩。
  4. 割舍昏沉入醉乡:表达了放下烦恼、追求自由的渴望。
  5. 蜂共蝶,尽乾忙:用动感的意象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6. 檀心知未肯寻常:自我剖析,揭示内心的不平常与苦闷。
  7. 从来诗苦人消瘦:道出创作过程中内心的煎熬与消瘦。
  8. 乞与幽窗富锦囊:希望在幽静的环境中获得灵感,充实自己的诗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镂玉裁琼”比喻春花与玉石的美丽。
  • 对仗:如“蜂共蝶,尽乾忙”对称工整,增强韵律感。
  • 拟人:春光、蜜蜂与蝴蝶赋予生命,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苦闷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希望与无奈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镂玉裁琼:象征着精致与美好,代表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 春光: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代表着春天的生机。
  • :象征春天的活力与生机,反映了自然的和谐。
  • 幽窗:象征隐逸与思考的空间,代表了诗人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镂玉裁琼莫比香”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玉石的美丽
    b) 春花的芬芳
    c) 诗人的心情
    d) 自然的和谐

  2. “从来诗苦人消瘦”中的“苦”指的是什么? a) 身体的疲惫
    b) 创作中的烦恼
    c) 生活的困境
    d) 心情的压抑

  3. 诗中提到的“蜂共蝶”表现了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春天的美丽
    c) 自然的和谐
    d) 诗人的心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人情的细腻。
  • 苏轼《定风波》: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态度。

诗词对比:

  1. 赵长卿《鹧鸪天》李清照《如梦令》:两者均以春天为题材,但赵长卿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
  2. 苏轼《定风波》赵长卿《鹧鸪天》:两者都表现了面对生活的态度,苏轼更为洒脱,而赵长卿则更显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赵长卿传》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其二 满江红 檃括潜夫词,忆李中溪种玉园梅 满江红 读陈相国徐夫人湘蘋 满江红 其二 满江红 春日雨中登楼作 满江红 以下四首皆致仕归作,和吕居仁。 满江红 满江红(寿陈侍郎·十一月十五) 满江红 满江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尽锐出战 楷书万字怎么写?万字楷书笔顺详解与书写技巧 香字旁的字 一肚子坏水 鬥字旁的字 陕输 破镜不重照 金字旁的字 二罪俱罚 周鼓 非字旁的字 话里有话 林字笔画顺序详解_林字的笔顺规则 包含座的词语有哪些 食骨在喉 带河字的诗句有哪些_关于河字的经典诗句合集 日字开头的诗句大全 | 日字开头的经典诗句精选 七画繁体字大全_七画繁体字起名常用字推荐 异术 民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