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怀

《感怀》

时间: 2025-05-06 18:45:11

诗句

几度言归未得归,归心常切故山薇。

人於愁处酒难着,春正好时花已稀。

残日明池蝌蚪集,绿队满院伯劳飞。

浮生衮衮只如此,未必今朝悟昨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5:11

原文展示:

几度言归未得归,归心常切故山薇。
人於愁处酒难着,春正好时花已稀。
残日明池蝌蚪集,绿队满院伯劳飞。
浮生衮衮只如此,未必今朝悟昨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作者多次想要回归,却始终无法成行,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如同山中的薇菜般深切。人在忧愁的时候,酒也难以解忧,而春天虽然是个好时节,但花却已经稀少,令人感到遗憾。夕阳下,池塘中蝌蚪聚集,院子里绿莺飞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景象。浮生如梦,似乎不过如此,今天的领悟也未必能改变昨日的错误。

注释:

  • 言归:指言语中提到归去,常用以表达思乡之情。
  • 故山薇:指故乡的薇菜,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 愁处:忧愁的境地。
  • 酒难着:即喝酒也无法解愁。
  • 残日:即将落山的太阳。
  • 明池:清澈的池塘。
  • 蝌蚪:青蛙的幼体,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活力。
  • 伯劳:一种鸟,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浮生衮衮:人生如浮云,过眼烟云,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典故解析:

  • 浮生:出自《庄子》,指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常用于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 春花秋月:诗中提到的春天与花,常作为古诗词中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木,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生活、自然与故乡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个人经历或社会动荡期间,作者因无奈的离乡与对故乡的思念,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感怀》以个人的情感出发,描绘了一个人在愁苦中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提到“几度言归未得归”,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归心似箭,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归去的无奈。接着,作者借用“故山薇”这一意象,生动地传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在“人於愁处酒难着”一句中,诗人指出在忧愁的状态下,即使是饮酒也难以解忧,暗示了内心的苦闷。随着春天的到来,虽然是个美好的时节,但“花已稀”的描写却让人倍感惋惜,仿佛一切美好都在流逝。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残日明池蝌蚪集,绿队满院伯劳飞”,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尽管如此,诗人却仍感叹“浮生衮衮只如此”,抒发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最后一句“未必今朝悟昨非”,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过往的反思,但又不一定能改变现状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实,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情感的多维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几度言归未得归:多次想要回家,却始终未能如愿。
    • 归心常切故山薇:对故乡的思念如同山中的薇菜般强烈。
    • 人於愁处酒难着:人在忧愁之时,喝酒也难以解忧。
    • 春正好时花已稀:正是春天的好时节,但花却稀少,令人惋惜。
    • 残日明池蝌蚪集:夕阳下,池塘里的蝌蚪聚集,生动描绘春天的景象。
    • 绿队满院伯劳飞:庭院中绿莺飞舞,充满生机。
    • 浮生衮衮只如此:人生如浮云般匆匆,似乎只能如此而已。
    • 未必今朝悟昨非:今天的领悟未必能改变昨日的错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浮云,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对仗:如“残日明池”和“绿队满院”,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蝌蚪和伯劳似乎在诗中赋予了生命,生动了场景。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深思。

意象分析:

  • 故山薇:象征着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
  • 蝌蚪:象征春天的活力与生命的希望。
  • 伯劳:象征春天的到来,带来生机与活力。
  • :象征美好的时光与短暂的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几度言归未得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忧虑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2. “人於愁处酒难着”中的“酒”指的是什么? a) 解忧的饮品
    b) 生活的调味
    c) 朋友的陪伴

  3. 诗中提到的“春正好时花已稀”有何深意? a) 暗示时间的流逝
    b) 暗示春天的美好
    c) 暗示生活的繁华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刘木的《感怀》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均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刘木的表达更倾向于自然的描写,而杜甫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又再用韵和 又和饶计使丹青阁韵 用前韵呈史绣使 涌泉亭 因遣乡书赠姜山嗣师 驿至得径坂讲席帛诗喜甚和韵且坚秋风武夷之 乙卯仲春丁奠毕作王颂一首呈承祭之王颂曰 遗徐端友寿母夫人 岩溪书堂登眺 徐朝奉诰命下走介贲纳径坂赋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土不服 断垣残壁 豸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矜名嫉能 包含沐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 安分守常 鼠字旁的字 贞悫 随方就圆 病字头的字 愆时 倚姣作媚 条桑 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