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同邑侯王山长过塔山 其三

《同邑侯王山长过塔山 其三》

时间: 2025-05-02 04:39:30

诗句

绝壁荒山寺,崇冈乱石隈。

似因选佛处,现得宰官来。

礼足敲残磬,低眉论劫灰。

山灵应有约,生面自今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9:30

同邑侯王山长过塔山 其三

原文展示:

绝壁荒山寺,崇冈乱石隈。
似因选佛处,现得宰官来。
礼足敲残磬,低眉论劫灰。
山灵应有约,生面自今开。

白话文翻译:

在高耸的绝壁上有座荒芜的寺庙,山崖上杂乱的石头堆积在一起。
似乎是因为这里是选佛的地方,因此宰官也来到此处。
礼仪已经齐备,敲响了残旧的磬声,大家低头讨论着劫难的灰烬。
山中的灵气应当有约定,今天的景象似乎焕然一新。

注释:

  • 绝壁:指高耸的悬崖,形容山势陡峭。
  • 崇冈:高大的山冈。
  • 宰官:指地方官员,通常是指有权势的人。
  • 礼足:礼仪齐备,表示已经做好迎接的准备。
  • :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寺庙的礼仪。
  • 劫灰:指经历劫难后的灰烬,象征着灾难与重生。
  • 山灵:山中的神灵或灵气,象征自然的神秘力量。

典故解析:

“宰官来”可能暗指权力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社会与自然的互动。寺庙作为宗教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信仰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守镔是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社会动荡,士人常常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平静。诗中描绘的寺庙和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认同及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绝壁上的寺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思考。开头的“绝壁荒山寺”展现了大自然的险峻与孤寂,随之而来的“宰官来”则引入了人事,形成了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对比。诗中的“礼足敲残磬”不仅描绘了宗教仪式的庄重,也暗示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最后“山灵应有约”则让人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仿佛在呼唤着自然的灵气,与之建立一种新的联系,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绝壁荒山寺:描绘出险峻的自然环境,暗示了寺庙的孤独与清幽。
    2. 崇冈乱石隈:表现山中环境的复杂与多变,暗指人生的曲折。
    3. 似因选佛处,现得宰官来:引入人事,反映人间权力与自然的关系。
    4. 礼足敲残磬,低眉论劫灰:描绘宗教仪式,暗示劫难后的沉思。
    5. 山灵应有约,生面自今开: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
  • 修辞手法

    • 借代:用“宰官”代指权力。
    • 拟人:山灵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与约定,体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苦短、自然永恒的思考,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 绝壁:象征险阻与孤独。
  • 寺庙:传达宗教信仰与心灵寄托。
  • 宰官:象征人类社会与权力的介入。
  • 劫灰:反映历史的沉痛与重生的希望。
  • 山灵:象征自然的灵气与神秘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宰官”代表什么?

    • A. 自然力量
    • B. 权力与社会
    • C. 佛教信仰
    • D. 诗人的朋友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自然的敬畏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人事的厌倦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
  • 杜甫的《登高》则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处境的悲哀,感情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秋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和陈勉仲二首 过集湖德济庙用赵尉廉留题韵示周钦夫程彦游 春雪和袁望回三首 其二 和陈勉仲四首 雪晴三首 胜胜慢(和刘春卿有怀金溪) 赠浮屠道本二首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文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悬剑空垄 卑辞重币 溜溜 块人独处 美女者丑妇之仇 齊字旁的字 包含雉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秫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挟嫌 吃喝拉撒 秩祀 包含糠的成语 前车可鉴 黄耳传书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