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14:03
衮山道中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虎啸狐鸣苦竹丛,
魂惊终日走蒙茸。
松林断处前山缺,
又见南湖数十峰。
在衮山的道路上,
虎啸和狐鸣在苦竹丛中回荡,
我整日魂不守舍,四处奔走,
在松林断处,前面山峦缺失,
又看见南湖上数十座山峰。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恐惧与彷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常州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诗人游历衮山的途中,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恐惧。
《衮山道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在衮山之行中的心境。开头两句“虎啸狐鸣苦竹丛”,通过生动的声音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原始而又神秘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山林深处的野性与孤寂。紧接着的“魂惊终日走蒙茸”,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恐慌与不安,似乎在逃避或是探寻着某种东西。这种情感的转化,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后两句“松林断处前山缺,又见南湖数十峰”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幻,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诗人敏锐地捕捉了大自然的细微变化,通过“前山缺”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的无常与不可捉摸。同时“南湖数十峰”的景象,又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宽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从惊恐到宁静的情感变化,既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自然的多样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魂惊终日走蒙茸”中的“魂惊”是什么意思?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景象是什么?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景色,但更侧重于静谧与自然的和谐,而范成大的《衮山道中》则更多地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内心的挣扎。两者在意境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