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失题二首

《失题二首》

时间: 2025-05-04 01:49:33

诗句

天若无雪霜,青松不如草。

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

一日天无风,四溟波尽息。

人心风不吹,波浪高百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9:33

失题二首

作者: 唐备 〔唐代〕

原文展示:

天若无雪霜,青松不如草。
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
一日天无风,四溟波尽息。
人心风不吹,波浪高百尺。

白话文翻译:

如果天空没有雪霜,那么青松还不如地上的杂草;如果大地没有山川,谁还重视那平坦的道路?一天的时间里,如果天空没有风,四海的波浪都平静无波;可是人心就像没有风的海面,波浪却高达百尺。

注释:

  1. 雪霜:指寒冷的天气,象征着艰难环境。
  2. 青松:常用来比喻坚韧不拔的品质。
  3. :比喻普通的事物。
  4. 平道:指平坦的道路,这里象征着传统的安稳、安逸。
  5. 四溟:指四海,代表广阔的海洋。
  6. 波浪:比喻心情起伏,波动很大。

典故解析:

  • 青松与草:青松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而草则是普通的存在,诗中通过对比强调环境对人和事物价值的影响。
  • 平道:古人重视道路的平坦与否,象征人们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唐备,唐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及人生的思考,风格上常带有哲理性。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和平交替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映出对人心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失题二首》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人心波动的深刻洞察。诗的开头通过“天若无雪霜,青松不如草”构建了一个对比的意象,强调在严酷环境下,坚韧的青松也显得微不足道,反映出生存环境对个体价值的影响。接下来的“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暗示在缺乏自然景观的地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也随之减弱。

而后两句“一日天无风,四溟波尽息”以及“人心风不吹,波浪高百尺”则通过天气的变化引入人心的波动,表现出内心的复杂情感。尽管外在环境平静,内心的波澜依然难以平息,反映出人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这种对比手法在整首诗中反复出现,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敏锐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若无雪霜,青松不如草”:在没有艰难环境的情况下,青松的价值显得微不足道。
    • “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没有山川的地方,人们也不会重视平坦的道路。
    • “一日天无风,四溟波尽息”: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海面似乎都平静了。
    • “人心风不吹,波浪高百尺”:尽管外面平静,内心的波动却异常剧烈。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青松与草、自然景观与平道的对比,突出环境对价值的影响。
    • 比喻:用“波浪”比喻人心的起伏,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环境与人心之间的关系,强调外在环境对人内心的深远影响,揭示了人们在平静表象下的内心波动和情感复杂性。

意象分析:

  • 青松:象征坚韧与高洁。
  • :代表平凡与无足轻重。
  • 山川:象征自然的壮丽与生活的依托。
  • 波浪:比喻心情的起伏,代表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松”与“草”分别象征什么? A. 坚韧与平凡
    B. 高贵与低贱
    C. 美丽与丑陋
    D. 强大与脆弱

  2. 诗句“一日天无风,四溟波尽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外在的平静
    B. 内心的平静
    C. 外在的喧嚣
    D. 内心的焦虑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抒发人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思考。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动荡社会中的个人感受。
  • 诗词对比

    • 唐备的《失题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通过自然描写反映内心感受,但《失题二首》更侧重于人心的动荡,而《山居秋暝》则更多地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仪封道中 小园即事 清明后一日雨中招林韩李三君子小酌且为梨花洗妆 秋怀 桃花菊 种玉亭 过沙沟店 糟鱼 追挽元遗山先生 同马才卿暇日登昊天寺宝严塔有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孤迥 頁字旁的字 弃恶从德 双人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年尽岁除 龙字旁的字 镚儿 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胍肫 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跑马卖解 报开头的成语 行军灶 衒辞 呼天钥地 冤有头,债有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