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9:33
天若无雪霜,青松不如草。
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
一日天无风,四溟波尽息。
人心风不吹,波浪高百尺。
如果天空没有雪霜,那么青松还不如地上的杂草;如果大地没有山川,谁还重视那平坦的道路?一天的时间里,如果天空没有风,四海的波浪都平静无波;可是人心就像没有风的海面,波浪却高达百尺。
《失题二首》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人心波动的深刻洞察。诗的开头通过“天若无雪霜,青松不如草”构建了一个对比的意象,强调在严酷环境下,坚韧的青松也显得微不足道,反映出生存环境对个体价值的影响。接下来的“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暗示在缺乏自然景观的地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也随之减弱。
而后两句“一日天无风,四溟波尽息”以及“人心风不吹,波浪高百尺”则通过天气的变化引入人心的波动,表现出内心的复杂情感。尽管外在环境平静,内心的波澜依然难以平息,反映出人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这种对比手法在整首诗中反复出现,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敏锐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环境与人心之间的关系,强调外在环境对人内心的深远影响,揭示了人们在平静表象下的内心波动和情感复杂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松”与“草”分别象征什么?
A. 坚韧与平凡
B. 高贵与低贱
C. 美丽与丑陋
D. 强大与脆弱
诗句“一日天无风,四溟波尽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外在的平静
B. 内心的平静
C. 外在的喧嚣
D. 内心的焦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