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卜算子 用坡仙韵

《卜算子 用坡仙韵》

时间: 2025-05-04 03:27:43

诗句

丹桂一枝芳,陡觉秋容静。

月里人间总一般,共此扶疏影。

枕畔忽闻香,夜半还思省。

争奈姮娥不嫁人,寂寞孤衾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7:43

原文展示:

丹桂一枝芳,陡觉秋容静。
月里人间总一般,共此扶疏影。
枕畔忽闻香,夜半还思省。
争奈姮娥不嫁人,寂寞孤衾冷。

白话文翻译:

一枝丹桂散发着芳香,突然感到秋天的气息宁静而深邃。
月光下的人间都是一样的,只有这树影在轻轻摇曳。
枕边忽然闻到桂花的香气,半夜时分我还在思念。
可惜嫦娥不肯嫁人,令我倍感孤寂,冷冷的被窝更显得孤单。

注释:

  • 丹桂:指的是桂花,因其颜色鲜艳而称为“丹桂”。
  • 陡觉:突然感到。
  • 扶疏影:形容树影摇曳的样子。
  • 姮娥:嫦娥,月宫中的仙女,传说中她因偷吃仙药而飞升月宫。这里引申为象征孤独和不可得的爱情。
  • 孤衾:孤单的被子,象征寂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号“特立”,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卜算子》创作于秋季,正值桂花盛开的时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因对嫦娥的思念而产生的孤独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以桂花为引子,呈现出浓厚的秋意。开头两句,诗人用“丹桂”引入,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桂花的香气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月里人间总一般”的描写,诗人将人间的景色与月下的宁静相联系,暗示着人们在秋夜的孤独与思考。

后两句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对嫦娥的思念让他感到孤独,冷冷的被窝更是加深了这种感觉。这种情感的表达非常细腻,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无法实现的现实的无奈。整首诗以清丽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丹桂一枝芳:一枝桂花散发着芳香,构建了秋天的氛围。
  2. 陡觉秋容静:突然感受到秋天的宁静,强调了季节的变化。
  3. 月里人间总一般:月光下的世界一片宁静,暗示人们内心的共鸣。
  4. 共此扶疏影:与树影相伴,表现了孤独的情感。
  5. 枕畔忽闻香:在床边忽然闻到香气,引发思绪。
  6. 夜半还思省:深夜时分仍在思念,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7. 争奈姮娥不嫁人:无奈嫦娥不肯嫁,象征着无法实现的爱情。
  8. 寂寞孤衾冷:孤独的被子让人倍感寒冷,进一步渲染了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桂花的香气比作思念的寄托。
  • 拟人:将月光和秋天赋予了情感,使其更具人性化。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添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渴望,探讨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美好与思念。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考,代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秋天:象征成熟与收获,同时也带来孤独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姮娥”是谁? A) 嫦娥
    B) 西王母
    C) 白娘子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枕畔忽闻_____”,表示诗人夜间的思念。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受。 (对/错)

答案:

  1. A) 嫦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姜特立的《卜算子》与李清照的《声声慢》进行对比,两者均表现了对秋天的思考与对情感的抒发,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体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而姜特立则更强调孤独的感受。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

相关查询

丽泽堂 送江致远归建昌 次韵朱元顺食萱草羹 和子远春江用老杜韵 送神童胡元弼元英从其父胡庭俊归秋浦 次方正叔知县韵仆今年六十有三窃观正叔赠陈甥述怀诗有感予心并和二首奉呈 其一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 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和张彦智对雪 再用前韵谢张济之见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财结尾的成语 鼎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学以致用 交口荐誉 挥楚 逃之夭夭 销声割迹 状容 麦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坐以待旦 瑙鲁 妆扮 麝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