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9:29
次韵朱元顺食萱草羹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衰年因羁旅,百念日萦绕。
著龟亦何知,夏来又将老。
出处稍不慎,远志成小草。
堂阴有孤芳,纷葩照人好。
谁将忘夏姿,撷芼等蘋藻。
充肠固甚慰,入鼎可堪扰。
糠籺贫者事,甚矣兄逐嫂。
异时餍梁肉,记此一羹饱。
在衰老的年岁,因为旅途的羁绊,各种思绪在心头萦绕不去。即使是龟壳也无法预知,夏天来临,我又将变老。出处稍有不慎,远大的志向竟然变得渺小如草。堂前的阴影里有一朵孤独的花,繁华的花朵照耀着人们的眼睛。谁又会忘记夏日的姿态,采撷那些芼草和浮萍。充实肠胃固然令人安慰,但入鼎时可否打扰他人呢?贫者的糠和米,兄弟却逐嫂,真是可悲。往日享受丰盛的肉食,今时却只是在此羹中得以饱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旅途中,诗人因身处异地而感到孤独与思乡之情,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简单饮食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饮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索。在衰老的年岁中,诗人感受到旅途的孤独与无奈,百般思绪如潮水般涌来,令人感到无所适从。诗中提到的“著龟”,不仅反映了对未来的无知,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在描绘生活的简朴时,提到了“堂阴有孤芳”,孤芳自赏的意象映衬出诗人的清高与孤独。
在“充肠固甚慰,入鼎可堪扰”中,诗人对饮食的关注不仅是生理上的需求,更是心灵的安慰。诗中的“糠籺贫者事”与“兄逐嫂”的对比,展现了社会的冷酷与人情的疏离,使人感受到一丝无奈与悲凉。最后,通过对丰盛肉食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饮食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并对社会现象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著龟”指的是什么?
A. 年龄
B. 未来的无知
C. 旅行
诗中的“孤芳”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清高与孤独
C. 繁华
诗人对“兄逐嫂”的感慨反映了什么?
A. 家庭的和谐
B. 人际关系的冷漠
C. 生活的富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